第809章 老板,我很庆幸是您的手下而不是对手(第3/4页)

“不能阻止竞争对手出现,只能想办法控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按照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去引导他们的发展。”

“老板,给他们订单越多,他们实力就越强,在得到我们的订单跟他们自己市场的开拓双从刺激下,会继续增加生产线的规模……”

郑倩最担心这个。

刘春来的方案,完全是自己花钱去壮大竞争对手。

陈锋等人也有同样的担忧。

彩电,同样如此。

国内引进的生产线,超过两百条。

全部投产,那每年的生产规模多大?

“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全部靠着我们自己,我们的扩张速度能应付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只有当我们更强大时,在竞争中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

刘春来这完全是当着上课来的。

就为了让手下的高管们改变态度。

用更战略的发展眼光去看问题。

而不只是靠着自己的扩张去发展。

竞争对手,很多时候也能成为自己发展壮大的一部分。

“此一时彼一时。咱们跟苏联的贸易合作,面临的是庞大的苏联市场。这个市场有多大,大家想过吗?哪怕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有谁想过,以我们现在的规模,能吃下吗?”

刘春来问所有人。

没人能回答。

大多数人一脸呆滞。

刘春来玩这么大!

国内市场都没占领多少,开始进军国外?

可想着,他们最大的业务本来就是出口贸易,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眼前不仅是苏联市场,还有国内市场。这几年的快速扩张,无论技术,还是生产管理,咱们哪一项跟上了?”

刘春来的问题,让所有人陷入沉思。

管理跟不上。

技术跟不上。

资金也跟不上……

“管理人员不够,盲目扩张,只会让发展势头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点,孙小玉跟田丽应该感触更深。同时开几个分厂,人员捉襟见肘。甚至很多人都不符合我们的用人标准,依然成了管理人员……”

刘春来的这番话,得到了田丽跟孙小玉的证实。

两人把目前各个卫生巾厂的情况做了介绍。

缺人!

各种人都缺。

刘春来为了快速扩张各个产业,一直在培训人员。

每年招聘大量落榜高中生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可所有厂都在快速扩张。

这次接连开几家卫生巾的分厂,管理人员跟技术人员严重缺口的问题,就彻底爆发出来了。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其它同类型的厂合作。

让别人去发展,帮他们占领市场。

“为了从苏联得到各种设备,必须快速大规模地调集货物。只考虑自己生产,能做到吗?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最大利益的是谁?当我们消化市场,干部也培养出经验,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扩张,还会有很大风险吗?”

众人不吭声。

“小厂,即使扩张,也不过一两条生产线。我们控制着市场,控制着原材料,他们如何跟我们竞争?”

一句句话。

让所有人内心震动不已。

卫生巾生产所需原材料,国内根本没有其它生产厂。

全部需要进口。

而进口,需要外汇。

很多厂连外汇都搞不到。

为了生产,就只能花高价购买。

刘春来可以低价提供给生产厂原材料,也不用外汇。

多少厂能拒绝?

尤其是目前国内的企业,并没几家有品牌意识。

刘春来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利润,所有的厂家全部能为他们所用。

这样不仅能控制竞争对手影响他们的发展。

同样能解决目前刘春来发展遇到的一切问题。

资金、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