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把蓬县所有轻工产品运往苏联(第2/3页)

刘春来的规划,很庞大。

已经不再只是他们的大队。

一帮领导听到这样的规划,远比他们之前的设想产生的效果更大。

蓬县政府是想要把县里的工厂一起搬迁过来的。

“那样太浪费了。”刘春来毫不客气地说道,“如果没有大量收益,搬迁了只是劳民伤财。就这样,才是最好的。”

“春来同志的意见,大家认为怎么样?如果有意见,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吧。”

何国华没想到,这次来,刘春来又送给自己一个惊喜。

如果发展顺利,未来,这里可能会比市政府所在的果城都还庞大。

果城市,是没有多少工业支撑的。

他不知道刘春来出去后遇到了什么,回来后,变化这么大。

既然刘春来表明态度支持县里的这方面的计划,那自然很多工作就好做了。

特别是建设配套设施等。

将会产生连锁反应。

如同刘春来说的,一些小型的配套厂,同样也可以建设到这边。

提升的不只是工业生产规模。

就业、消费等,全部都会快速增长。

即使蓬县设市,依然会是果城市代管。

工业起来了,果城市的财政收入也会增加。

“靠县里的这些产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许志强一脸担忧。

刘春来的提议确实不错,也是他乐意看到的。

现在面临的问题,建设的工厂生产的,得是能卖出去的产品!

产品卖不出去,厂子建再大,都没意义。

之前蓬县那么多厂,濒临破产,县里还得养着。

这几年好不容易因为刘春来的厂子大规模发展而慢慢有了起色。

“许书记,还记之前我说的跟苏联的贸易吗?这次我到边境呆了一段时间,对那边的情况了解了很多……”

刘春来当即把边境贸易的详细情况进行了介绍。

苏联还剩下三年多的寿命。

不管后续从苏联搞设备回来,还是现在卖轻工产品给苏联。

对蓬县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尤其是后面的飞机贸易,一旦达成协议,几百车皮的货物,价值好几亿。

足以支撑蓬县这几年的发展。

边境贸易已经在正常展开,各种产品,都是可以交易的。

回来的路上,刘春来就已经做好了计划。

到时候甚至不需要满世界去组织货源。

“边境贸易,以物易物?不是用外汇?”

何国华问道。

要真是这样,能做的文章就多了。

苏联的机械制造等,比国内先进不少,果城市要发展工业,就必须得有机械设备。

甚至可以借机从苏联引进技术。

仅仅是蓬县,可能都无法组织起能满足整个边境贸易需要的轻工产品。

需要什么,就可以直接投资!

要知道,轻工产品的技术难度,没有那么大。

“目前,那边最缺的就是日用百货等轻工产品,之前他们将重心全部投入到军工及重工业领域,轻工业投入不足……边境贸易主要就是国内各种日化轻工产品换取那边的重工业产品……”

刘春来再次强调。

不用外汇!

这样一来,领导们都变得兴奋起来。

国内的轻工产品竞争激烈,还未被开发的产品,他们能生产的,别人也能生产。

不管是蓬县,还是果市的工厂产品,都没多大竞争力。

要想升级吧,没钱。

蓬县作为西南腹地,却并不是在山区,当年也没得到三线建设时候的项目。

“那边的发电设备,能搞到不?苏联那边,应该能生产吧?”

许志强最愁的就是这个。

望山公社的水电站项目,基建工程已经开工了。

从欧洲进口发电机,没有什么问题,可那价格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