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输光家底的人要去非洲卖丝绸(第2/3页)

“对,就是那边。”

郑倩不解地看着刘春来,不知道刘春来怎么就跟苏联扯上关系了。

苏联每年十万箱的订单,需要的产能可不小。

十条生产线一年差不多也就这个数量。

目前苏尔美所用的生产线并不是大型自动化生产线,而是靠人工来操作的半机械化。

“老板,苏联市场前景并不是很好,那边的人,没信誉,随时毁约,资金回收也不是很方便……”郑倩提醒刘春来。

很多人不愿意跟苏联人做生意。

穷不说,还有大国的傲慢。

“这些你不担心,我们会解决的。你是副总,不能不知情。关于那边的业务,目前我会亲自谈,后面也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这个不纳入公司的效益评审。”

刘春来知道郑倩担忧的什么。

郑倩的工作也没少做,连苏联市场的情况都知道。

“国际上都很少出口卫生巾到苏联,他们外汇主要是用于技术设备跟电子设备等的采购……”

郑倩希望刘春来改变决定。

在她看来,跟苏联做生意亏损的可能性比较大。

刘春来做亏本买卖,关系到她的年终考核。

“你考虑的没错。不过,在目前来说,我们需要开发国际竞争对手还没占领的市场,直接跟国际老牌对手硬碰硬并不合适,无论生产技术还是品牌,我们都要差一些的……我们现在属于国际市场的挑战者。”

郑倩见刘春来态度坚决,知道劝说没用。

跟刘春来接触的次数多了,就知道他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

索性不再说什么。

“咱们要的,鸿发国际需多久才能完全交付?”

刘春来转移了话题,问郑倩。

“产量不大的核心原材料技术跟设备,如果咱们不引进,三个月后就能开始运回来。半年内能开始试生产。”

郑倩边说边观察刘春来的神态。

刘春来要求越快越好。

半年,已经很长时间了。

“目前就这样,后面如果需要,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吧。”

有些关键原材料用量并不多,却因为技术设备的成本太高,需要投入的资金非常高。

生产线不足的情况下,一吨都能用一两个月的时间。

刘春来不愿过多把资金砸到这上面。

国内市场变化很快,尤其是外资品牌,是否会因为他大规模投资这产业而提前进入中国市场,刘春来也没法确定。

必须保留足够资金以便随时应对。

“五十条生产线的设备,你给鸿发国际下单了吗?他们什么时候交付?”

“下了,生产线只能像之前那样陆续交付,目前国内的订单增长得比较多。”郑倩有些担心刘春来的态度。

突然增加五十条生产线,这是一个疯狂的举动。

上千万的成本呢!

国内市场消化得了?

“那就加价,让他们优先提供给我们。”

刘春来强势地说道。

郑倩不知道怎么回答。

五十条生产线,每年生产总数量超过十亿片。

如果市场增长不够预期,产能过剩将会是非常麻烦的事。

让产能等市场成长?

那是作死。

国内人口基数非常大,但是收入确影响着市场行情。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看,国内市场并不是很理想,很难完全消化这样数量的卫生巾。

“你先跟那边沟通一下吧,我休息一会儿。”

刘春来打发走了郑倩。

柯尔特一直到晚上才过来。

可他并不是一个人。

刘春来意外地看到了跟柯尔特一起过来的郑天佑。

郑天佑胡子拉碴,双眼通红,人憔悴得厉害,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落魄。

“怎么了?”刘春来问到。

郑天佑一脸苦涩,“生意不好做,公司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