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产能不足?变相涨价嘛(第3/4页)

数量不是小数目,他一直认为,需要很长时间培育市场。

毕竟,国内的女性,不熟悉这东西。

“宣传是不能停的!”刘春来严肃地说道。“不过呢,可以降低一些力度,必须随时保持产品的热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形成品牌效应。”

刘春来强调着。

要树立一个品牌,就必须保持热度。

春雨是这样,苏尔美也必须这样。

“是否可以允许经销商涨价?”杨小乐问道。

供大于求,市场上就会出现卖不出去的,产品价格将会大幅度下滑。

供不应求,那是属于卖方市场,怎么定价,消费者都得接受,除非他们选择其他的。

杨小乐也清楚,涨价同样无法解决目前市场的缺口。

只能让很少一部分的客户放弃。

一个月几块钱,很多女性都能拿出来。

却方便了很多,卫生了很多。

“不行!”刘春来直接否定。

市场上,安乐的16片装一包只卖0.9元,国营企业16片装只卖0.6元。

苏尔美的卫生巾被杨小乐等人卖到1.2元了。

是国营企业的两倍。

再涨价,在刘春来的认知中,降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很大影响。

直接就把客户逼着向国营厂家或安乐转移。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刘春来会干么?

“现在没法供应所有客户!不涨价,产品缺口将会更大!经销商会偷偷地涨价,最终损失的还是我们。”

杨小乐提醒刘春来。

他太了解经销商了。

这年头,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谁如果涨价,就取消他们的资格!我们的价格本来就比其他的产品高了不少。这样,每天产量先拿三分之一供应国内。”

“不行!一点都不够!连沪市都不够,更不要说首都跟花都的市场!”

杨小乐一脸愤怒地反对。

现在花都跟首都的市场情况还没反馈回来,可杨小乐相信,绝对不会太差。

“凭什么?我们那边一直缺货。很多经销商天天守在办公室外面挥舞着钞票催货,不拿到货不走人!”郑倩同样不乐意。

香江的商人,市场洞察力远超大陆这种刚开始市场化的市场。

“其他的生产线还有多久到?能到几条?”

刘春来有些头痛。

用力地揉了揉太阳穴。

早知道,就不应该这么急着做广告的。

完全是便宜了安乐跟国营厂。

电视广告都能播放,用户买不到,自然要找替代品。

大家技术都是一样的。

郑倩说道:“我已经让他们把生产好的先发一条回来,制造慢的零部件等后面通过航空运输,先安装着,等核心零部件安装好,就能投入生产……”

现在没法再等整条线生产完成。

“下一条大概什么时候到?”

“一周后,有三条会到,在我们安装得差不过,其他的也应该能到达,只要需要二十天,这三条才能投入生产。”

田丽说道。

作为厂长,目前产能无法满足市场,她自然得盯着生产线。

“这样吧,一边一半,先应付着市场。”刘春来琢磨了一下,权衡利弊后说道。

“不行!我们刚打开日本跟韩国市场,如果失去了现在的先机,无法充足供货给客户,后面将会非常麻烦。”

郑倩直接反对了。

开玩笑呢!

国际市场价格更高,挣的也是外汇。

不香么?

大家都知道如何更有利。

日韩市场很难打开,尤其是卫生巾,是在日本得到了发展,技术是以那边为最。

好不容易有机会挤进去。

“日韩市场先不着急,有订单,先压着给,慢慢交付,厂里开发新的高档产品,等到生产线壮大后,咱们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