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果然,八十年代的干部好忽悠(第3/4页)

刘春来的这个规划,许志强跟吕红涛是知道的。

吕山县跟陇县也是了解的。

望山公社的深水码头,确实关系到这几个县的发展。

水运比其他地方更加便捷。

除了南水县,陆路到蓬县没有水运便捷,陇县跟吕山县,到望山公社码头的距离远比到蓬县更近。

而且不需要新修道路,204省道就已经连接起来了。

通过洪山镇,再从青山公社到码头,或是直接从青山公社到幸福公社再到望山公社的码头,距离都比蓬县县城距离近超过十公里。

“只要我们努力,持续往这上面投入,这一片,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经济走廊,并且以此为核心,向着周围区域辐射……”

刘春来让人找来了一幅果城辖区地图,直接把吕山县、陇山县通往望山公社深水码头的区域画了两条线。

这一片,本来就是三个县经济最差的区域。

“留在任何县城,这些区域都得不到多少发展。所以,我觉得,未来发展考虑的时候,优先考虑这片区域。因为以前投入不足,要发展,就需要增加这些区域的基础建设投入,不仅增加了这些地区的工作机会,也会促使我们谋求更多的投资资金!”

刘春来的理由很充分。

充分到没有人能反驳。

反正各县都穷,把这些资金投入到经济稍微好一些的区域跟投入到最穷的区域,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投资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这样。

水运码头建设起来,就能让各个县出产的农副产品甚至工业产品直接通过嘉陵江的航道进入长江航道,再向中部跟东部各个城市输送。

“这样的规划是不错,可需要的投资……”

领导们有些虚了。

平时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当着市领导都敢拍桌子的人,这会儿真的虚了。

四个穷县,每年财政都是拖着走,没有什么结余的情况,去谋划这么大的投资……

“这是一个需要几十年持续投入的!”刘春来也知道,需要的投资是天文级的数字,这样才有挑战不是?

要不是这些领导们都是一心为自己辖区谋划,他刘春来再能说,口生莲花,也没有可能说服他们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去搞这种。

“干了!不管最终能不能成,至少,我们也算没有白在这里干这么多年。”许志强咬牙说道。

其他人也被刘春来忽悠得热血沸腾。

没人再反对,甚至提出了不少的规划。

好像他们已经看到了未来在这个最贫穷区域变成了一个全国有名的经济区域的景象。

刘春来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甚至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那么多骗子利用一些所谓的大项目忽悠很多地方政府,最终空手套白狼不说,还让这些地方政府的投资打水漂,而项目都变成了让人诟病的烂尾工程。

这年代的领导干部,都是一心为了发展!

可他们不了解市场。

也不熟悉如何赚钱。

更重要的是,这年头很多干部都有曾经在部队服役的经历。

军人的特性,让他们遇到攻不下的山头的情况,很可能会不顾性命,用生命去攻下那个山头。

刘福旺是这样,没有摘掉大队贫困帽子,把自己儿子的未来都给堵上;

严劲松是这样,没有解决幸福公社的穷,拒绝了升迁;

许志强同样如此,在看到蓬县有机会发展起来的时候,直接把所有的筹码押到刘春来身上。

其他几个县的干部何尝不是这样?

要是刘春来是骗子,投资公司甚至都不用成立起来,就能卷走四个县财政勒紧裤腰带筹集起来的一千万巨款。

没有人再反对。

蓬县秘书处的人很快就把投资公司的章程搞了出来,经过众人讨论后,修改了一番,重新誊写,最后投资的五方一起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