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寻亲的港商不愿认爹(第2/3页)

一些房子散落在各处。

对于这样的地方,郑天佑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山区,意味着比平原更差的发展条件。

“为何?”柯尔特也不解刘春来要表达什么。

“因为这里是宗族之地,落叶归根之所。咱们中国人,只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你明知道条件不合适,配套几乎没有,成本甚至很高,依然把厂建在这里?”柯尔特总算明白刘春来为什么要把彩电厂建在这里了。

他们并不看好刘春来的彩电厂。

之所以愿意成为股东,也是为了感谢刘春来在服装领域给他们带来的巨额利润。

现在春雨的服装,因为款式新颖,甚至已经开始在欧美以及日韩地区掀起了一股潮流。

相对他们倒腾服装到国际市场获得的利润,彩电厂投资并不多。

“你让我上来,就是说这个?”郑天佑终于开口了。

神色不善。

刘春来摇头:“不管是百年耻辱时期,还是后来的军阀混战,再到改革开放之前,你知道这里有多贫穷吗?”

两人摇头。

这里本来就穷。

他们想象不出来之前有多穷。

或许,以前比现在更富裕。

至少,那时候人们生的孩子要少一些。

或说医疗条件差一些,生下来的孩子夭折的多。

“即使穷,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动乱,也没有出现过鱼肉乡邻的人……那边的那个山头,看到了吗?”刘春来指着对面的磨盘寨。

磨盘寨上只有少数洋槐树跟一些低矮灌木生长在石头缝隙中。

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

两人顺着刘春来的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里叫磨盘寨,原来的土匪寨子,清朝末年就存在了,除了抗击收粮的清军,即使在后来军阀混战的时候,也没有祸害过周围的乡邻……”

刘春来缓缓地把磨盘寨的故事讲了出来。

从小,就是在磨盘寨的这些传说中长大,即使没有讲故事的天赋,依然也听得几人心驰神往。

传奇的土匪。

最终,这些从来不干打家劫舍的土匪,跟着红军踏上了长征路,然后开始为保家卫国战斗。

“为什么会这样?”

郑天佑疑惑地问刘春来。

刘春来口里讲的,他有些不太相信。

当国家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候,很多有识之士确实会破头颅洒热血。

在这西南内陆的偏僻山区,那些人,会有这样的觉悟?

战场,距离这里实在是太远了。

哪怕是当初陪都在山城,经常遭到轰炸,侵略者的炸弹,也不会浪费到这些地方。

“就因为老刘家的祖训……”

“你说这些干什么?”郑天佑跟柯尔特越来越疑惑。

他们不是来听故事的。

老刘家祖训如何,跟他们没关系。

即使刘八爷是他们的爹,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刘八爷没有尽到一点当父亲的责任。

同样,连当丈夫的责任也是没有尽到的。

“不是八祖祖不想陪着你们长大,当年你们母亲去香江,也是八爷的安排,这点,你们得承认,对吧?”这事情刘春来倒是也了解。

还是柯尔特手里说出来的。

在香江那地方,尤其是当初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大陆的人逃到那边,在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生存有多不容易,谁都知道。

何况,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带着孩子……

郑天佑心中有恨,所以才不愿意。

柯尔特心中没恨么?

同样有。

只不过没有郑天佑这么直接。

“那场面对侵略者的战争,老刘家参军的,回来的不多……刘八爷是辈分最高的,比他辈分低一点的载字辈,还有两人,福字辈也不多……”刘春来说道,“如果没有刘八爷这样的坐镇,穷到这样的程度,这个家族早就没有任何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