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果然,近水楼台先得月(第2/4页)

“那就让各家把公路区域的红苕挖了,明天我去县里找建筑公司,让他们用推土机来。”刘春来说道。

刘福旺听到他这话,顿时就愣了。

自己找儿子说这事儿,这小子怎么在这里等着自己?

“之前我说推,你不乐意,现在涨了这么些天,至少也还能有一些收获吧……”刘春来一阵无奈。

从一开始确定,他就想直接推了这些种庄稼的地。

地收回来,上交提留啥的都不需要社员负担,也就不存在青苗损失。

“让各家挖?这是集体财产。红苕虽然产量会比一个月后降低一半以上,切了晒干,至少也能交一部分的国粮。你不是一直说,不让人白占集体便宜?要不然,等到过年再收新一批的地,他们地里都种上庄稼……”刘福旺不乐意了。

“你是支书,这事儿你安排呗。”刘春来不想跟老爹辩论什么。

公路虽然修改了,但是占的地依然不是很多。

认真一想,其实刘福旺说的也有道理。

田地被公路占了的人自己收获了,剩下的那些交了田地的怎么办?

“或许可以直接以低价卖给交了地的人家。”刘春来提醒着老爹,“现在晒成苕干不划算,太嫩。”

国家的农业税,现在已经不收新鲜红苕了,而是要求把红苕晒干。

这个甚至是最划算的。

不会扣除损耗,交一斤就是一斤。

黄豆豌豆等,100斤都有去掉五斤的壳。

但是新鲜的红苕,晒干后,水分失去的至少是一半以上。

现在太嫩,水分比重更大。

刘福旺也明白,自然支持这样的提议。

“呲~走~啪……”

“轰~”

正在父子两讨论着这事儿,刘雪跟贺黎霜聊她们自己的事儿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旁边变得嘈杂起来。

杨爱群几人赶着三头猪回来了。

不仅如此,刘九娃还用了一根棍子,两头挑着倒挂着的几只鸡。

“不是说买猪,怎么把鸡也买回来了?”刘春来看着刘九娃。

“反正她要处理,两块钱一个,不买白不买。”杨爱群一脸兴奋,“家里好几只母鸡都在打抱了,天天这么多人吃饭,动不动要杀鸡,就那几只哪里够?”

说到后面,直接买怨起刘福旺来。

儿子招来的人,她不说刘春来。

一头肚子已经鼓起,有着扁担长的黑色母猪,嘴巴两边泛着白色泡沫,唾液不时掉下来。

累的。

“赶紧把那几只鸡放到后面鸡圈去……”杨爱群吩咐着。

两头架子猪腰身比较长,腿脚也比较高,唯独就是身上没有多少肉。

只比骨瘦如柴好很多。

两头架子猪直接被赶进了猪圈。

散养的猪,活动量太大,在缺吃的情况下,长得更慢。

圈养,是为了减少猪的活动量,让它们吃了就睡,这样可以长得更快。

农村里,也不会糟蹋别人家的庄稼跟地里的蔬菜啥的。

“这母猪你喂哪里?”刘福旺一看到母猪一上到地坝里,就开始往弄河蚌的地方而来,嘴在地上不停地拱,很快就把平整的地坝给拱得烂糟糟的,问杨爱群。

杨爱群这才想起,好像没地方安置这头母猪?

送回去也不现实,“我就这样放在地坝里养着。”

“妈,这多臭啊,再说了,地坝里到处拱烂……”刘春来第一个不乐意了。

虽然平时不回来,可地坝里养猪,那环境可想而知。

叶玲等人在村里来,晚上要是上厕所,一不留神,就是一脚猪粪……

“我关牛圈里去。”杨爱群这个回答才没让其他人反对,“走这么远,太累了,让它躺一会儿,老四,你还没煮饭?天都黑了……”

刘雪一阵无语,抱怨着往灶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