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敢不敢再把鞋跟加高些,细些?(第2/4页)

要不然,以后自己真的会如同赵玉军说的,如同诸葛亮,事必躬亲,最后死而后已。

那狗曰的一天也是不认真读书的,书上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玉军读的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就是说诸葛亮啥事儿都自己亲自去干,最后劳累而死,蜀国因为他不培养后人,最后没有了强力的继任者,也就那样被灭了。

刘春来听了这个,才发现,很符合管理学啊。

甚至都琢磨着考试要把这个也给弄上。

几位皮革厂的领导干部见他神色严肃,也知道想要让刘春来直接给出图样,他们照着生产没有那么容易。

“其实也有几个,不过那些鞋子太……”谭杰看着刘春来,不知道怎么说。

“太什么了?”刘春来问道。

当他看到那几双鞋子的时候,才知道太什么了。

太夸张!

太不符合这个时代!

太过标新立异!

厚底的圆头男士皮鞋;夸张的尖头男士皮鞋;有些细长的高跟女款凉鞋,只不过这凉皮鞋开口的只是前面脚尖跟中间的位置……

“刘大队长,他们这也是搞着玩儿……”

见到刘春来的眼神不停地在几名年轻人跟几双样品之间来回打量,脸色变幻不定,谭杰怕刘春来直接把这几人给开除了。

以前在陇山县的时候,大家穿的鞋,基本上都是用一些不用的边角下料制成,同时厂里也会发鞋子。

没啥事儿。

蓬县不是陇山县啊。

这些年轻人不懂,没事儿就瞎搞。

丢了饭碗,怎么办?

“说说,你们怎么会搞这些鞋子?”刘春来看着眼前的低着头的三男一女四名年轻人。

最大的,也跟自己年龄差不多。

四款鞋子,一人一款。

“刘经理,我们错了,以后再也不浪费厂里的原料……”年龄最大的杨鹏飞见谭杰不断使眼色,虽然心中不舒服,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直接认错就完事儿了。

他们大多数都是农村出来的,跟着师父学习了不少年,要是这边没有了工作,回去了连田土都没有,只能背着非农业户口挨饿。

陇山县财政也没钱。

“刘经理,我们这些都是用的边角废料,厂里也没规定不能用!这些鞋子,虽然没法在供销社卖,但是却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四人中唯一的女孩田怡看着刘春来,辩解着。

刘春来知道他们误会了自己,脸上浮现出笑容看着这勇敢的女孩,估摸着也就二十一二吧?

“你怎么知道她们会喜欢?”

“我是女生,身边的朋友也是女生,有时候摆龙门阵的时候,就会聊这些……热天穿着不透气的皮鞋,脚会起汗,容易臭脚……如果你认为我们浪费了材料,可以从我的工资里把这些钱扣出来……”田怡鼓起勇气,咬着牙,盯着刘春来。

脸色胀得通红。

她不想失去工作。

“你呢?”刘春来看向面前摆着一双厚根圆头皮鞋的陈东海,个子比较矮,应该不到一米七。

“大队长,这是我们监督不到位,厂里的规章制度没有执行到位……”姚光荣不想开口,却又不得不开口。

这种情况在厂子里很普遍。

生产什么的厂子,利用材料给自己甚至家里加工一些有需要的,也属于常态。

目前从周围县里挖过来的人确实有些多。

江南皮革厂到现在,几乎还没有生产。

大多数人都是安排到江南制衣厂跟临江纺织厂。

让他们闲着?

那是不可能的。

目前在皮革厂的不是技术骨干就是重点培养的管理人员。

“谁说我要处理他们?他们需要奖励。这样吧,几人先进入设计部。”刘春来也懒得再去废话,“田怡,你的设计,确实比较大胆,但是呢,既然是凉鞋,就需要更大胆一些!尤其是鞋跟,你敢不敢让这鞋跟更高一些?更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