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亏钱买粮交任务(第2/2页)

“这价并不高,出的米跟粮站的差不多。不过多出来的糠呢?用谷糠养猪,那又是一笔收入!”

大家都是搞农村工作的,这些事情都熟悉无比。

贺黎霜倒是一脸兴趣地听着,不断在心中计算这些。

粮站收购,除的这些谷壳,其实也不过分,因为要运输,还要加工等,成本算上,也没有啥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私人出售要比卖给粮站贵的原因。

“你们完不成的生猪任务,我们也能帮忙……”谢国知道这事情一年下来好几万,即使他们公社,也没这么多钱补贴。

粮食跟生猪等,是望山公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可不愿意放弃。

像幸福公社这种缺水的山区,每年都无法完成国家规定的生猪出栏任务。

刘福旺肯定不可能同意这价格。

以1角2一斤,他们交国家任务,每斤就亏3分,算上粮站要除谷壳,100斤折合60斤,这里一斤粮食又要亏6分。

按照每年的人均交粮任务,幸福公社每人交谷子114.45斤,小麦95.55斤,平均一个人要交两百斤出头,小麦除皮少,仅仅是谷子,刘福旺的大队两千多人,一年交稻谷的任务大约25万斤,这要亏损两万多。

“按照粮站的规矩,除壳,每斤按照1角4,我们亏5分。”刘春来开口了,“私人买粮的不多,比你们公社卖给国家也高了不少,我们也少亏点。”

谢国强跟宋志杰两人不吭声了。

他们在盘算这是否划算。

“爹,你不是说准备跟望山公社商量从四队修路到他们码头的事么?刚好两位都在,看能不能把这事情定下来吧。”

这才是刘春来想要的。

粮食不值钱。

四队运东西出去,通往县城的路必须修通,那是一条把整个大队所有生产队都连通的公路。

四队到公社的盘山路,按照公社的规划,一共七八公里,公社到县里还有三十公里。

整个道路,将近40公里,如果是柏油路或水泥路还没问题,都只是普通的土路,没下雨汽车都需要大约两个小时。

运输成本太高了。

要是在望山公社的码头上船,整个公路不到五公里长,远比从县城走更便捷。

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比从县城走低很多。

关键是望山公社的码头,扩展一下,同样也能停靠千吨级的内河运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