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不幸福(第2/3页)

杨爱群本来气没消,爬起来给两人端开水进来,听到儿子要去四队,更是火大。

现在不是吃大锅饭,搞集体生产。

大队支书家,也按人头分田地,照样得交皇粮。

村提留有一部分补贴大队干部及村民组长,可干部得协助公社催粮、催任务,搞生产计划抓超生游击队啥的一大堆事情,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

一个大队欠一堆,大队干部能拿到啥?

越穷的大队,越没人愿意当干部。

没好处,还得罪人。

“大队干部不是干部?要不是老子是大队干部,当年你能嫁我?老子几十年没让四大队摘帽子,就让我儿子来摘!当年在战场上,就没有老子攻不下的山头……”

四大队的贫困帽子,却在分田到户后,越来越沉重。

当初在部队,刘福旺可一直都是冲锋陷阵的急先锋,如果不是惦记着回来建设家乡,报效把孤儿的他养大的乡亲,仅仅凭他藏在箱子底那一堆军功章,现在怎么也能被人叫首长。

被媳妇儿瞧不起自己这大队干部的身份,刘福旺顿时火了。

整个大队,多少人敢在他这个大队长兼支书面前大声说话?

“你儿子打光棍,断的可是你老刘家的香火,怨不得我!”

杨爱群咬牙切齿,瞪了刘春来一眼,再次气冲冲回房了。

“爹,只要四队脱贫,我这怎么也能入公社领导的法眼,然后当村长,在您这支书的领导下带领整个大队致富,再升到公社……那时候,说亲的估计都能从咱家排到公社……”

刘春来知道刘福旺的心思。

也知道老娘会偷偷竖着耳朵听。

刘春来那狗曰的做的孽,欠的账,他不承担不行。

要不然,老四那丫头读书又是问题。

以前刘春来一个人创业,到头来,酒肉朋友不少,说知心话的朋友却一个都没有。

身边美女如云,美女们都是为了他的家业。

不曾共苦过,凭什么让他们同甘?

既然老天让他重来一次,换个活法又如何?

带着一大群人创业,刘春来还没试过呢。

完全能把村子做到比华西村还牛,可比当世界首富有意思。

在八十年代这个遍地黄金的时代,对一个在竞争惨烈时代创业成功的人来说,刘春来觉得,并不难。

幸福公社是全县最穷的公社。

四大队,是幸福公社最穷的。

四队,穷到所有干部绕着走的队。

差到啥情况?

整个生产队,人口327人,37户,年龄六十以上老人26人,全劳动力178人,半劳动力123人,半劳动力中,成年女人63,剩下的都是孩子跟未婚女孩。

也就是说,整个生产队,有115名光棍。

占了四大队348名光棍名额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这么多人,户数这么少?

农村中,儿子成家,分家过,那是习俗。

可四队这个地方,大多数家庭的儿子成年未成家,分家的机会都没有。

娶媳妇儿?

别做梦了。

新媳妇儿嫁进来,田土分不到不说,还得饿肚子,谁愿意把自己辛苦养大的闺女嫁来受穷?

村里的女孩,这几年,全部都嫁出去了。

整个生产队,占据着半边山。

整座山如同一个C字型,山脚有少数田。

山上大多数地方都是泥土层浅的旱地,一锄头下去,就露出还没转换成泥土的石谷子。

山脚下沟里有103亩水田。

按人头分,平均每个劳动力分到0.43亩水田。

旱地倒多,每个人三亩多呢。

可大多数旱地,都是当年农业学大寨,老支书刘福旺带着大家刮地皮修起来的。

山上没水,靠天吃饭。

稍微一旱,就没了收成。

四队的情况,刘福旺比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