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臣就配个钥匙(第3/5页)

苏晏琢磨过味儿来了:“当本朝建立,局势逐渐稳定,就应该以发展生产、保障民生为首要。可真空教依然要‘斗争’?”

皇帝道:“闻香要求太祖赐封真空教为国教,使国内人人信教,谁若不信便是异端。”

当时势无法提供“斗争”的土壤,斗争就从政权力量转向了精神信仰的领域。闻香想要统一的不是国土,而是人的思想。他相信只有极度坚定与狂热的信仰,才能使一个帝国固若金汤,所有人从肉体到意志都坚不可摧。

苏晏擅长举一反三,给他一池水,他就能蔓延成一片汪洋,顿时又从“斗争”想到了这柄双刃剑的两个面——

革命与动乱。

他感慨道:“太祖皇帝并不想像曾经的北成那样,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于是两人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矛盾。当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时候,只有一方灭亡才能彻底解决,所以太祖最终背弃了当初的许诺,对闻香下手。”

皇帝颔首:“其实太祖皇帝当年下手时,心中未必没有愧意。但他是帝王,江山社稷为重,这股愧意不能流露,甚至不能让它产生。于是太祖皇帝变本加厉地压制了它,用‘九杀十死’的方法,报废了金书铁券的免死次数,最终杀了闻香,取缔了真空教。”

苏晏叹道:“这才是能在乱世中一统天下的男人。”

景隆帝忽然盯着他看,眼神有些异样:“看来,你更为仰慕这样的帝王?”

……来了,来了,久违的“景隆式”送命题!但苏晏这回不发怵了,甚至还有点想笑。他干咳几声,吊足了对方的胃口,方才慢悠悠答:“太祖皇帝丰功伟业,人人敬仰,臣自然也不例外。”

望着皇帝越发深沉的脸色,苏晏没忍住嘴角翘起,话锋顿转:“可若能择主而事,臣还是想选择像皇爷这样的帝王。”

“为何?”

“因为……更有人情味。”

“人情味?”这个答案之朴实接地气,不像苏晏的日常风格,令皇帝有些意外。

不对吗,那就是情人味?苏晏脑子一抽,脱缰跑马,冒出这么个不正经玩意儿来,把自己雷得不轻。他干笑道:“臣词不达意,皇爷恕罪。”

景隆帝板下脸:“你觉得与太祖皇帝比起来,朕缺乏魄力与铁血手腕,不够狠心?”

不不不,亏得你不够狠心,否则我——还有我那俩外室与小妾,坟头小树已经亭亭如盖矣!苏晏忙不迭地顺毛:“皇爷这样好,再宽仁一分则过柔,再峻刻一分则过狠,不多不少刚刚好!臣就仰慕皇爷这样的。”

皇帝脸色还是严厉的,却忍不住眼中泄露笑意,摇头道:“假话。”

“真的!比珍珠还真!”

皇帝反问:“‘仰’有了,‘慕’呢?”

仰是敬仰,慕是爱恋,苏晏不由得反思自身,觉得自己始终与皇帝没能突破那条线,也许真是因为仰大于慕。

爱火是燃烧理智的毒焰,一旦燎原便是不顾生死、不惜荣辱、不论天上地下碧落黄泉,只求一个双宿双栖。而他却顾虑重重——为他人、为自己而诸多顾虑,归根结底还是不够爱、不敢爱。

我还没深陷君臣绝恋这个大坑,以至于理智犹存,尚有自救的空间——这个结论让苏晏松口气的同时,又陷入了难以言喻的失落。

这股失落并不尖锐,却如身在细雨,绵绵浸透四肢百骸。

“清河,快一些吧,别让朕等太久。”言犹在耳,想起一次,便是心口钝痛一次,如何能无动于衷?

苏晏越想厘清思绪,脑子却越是混乱,最后勉强笑了笑:“一词是一词如何生拆,皇爷可别咬文嚼字。”

皇帝轻叹口气,忽然扬手将那块金书铁券远远扔进了莲池中,溅起一大团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