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来你家打秋风(第3/4页)

北镇抚司传理钦案,权柄最大,同时也是急需清理的重灾区。因为冯去恶掌锦衣卫事又兼揽诏狱,坐镇本卫,从上到下插满了他的亲信。

南镇抚司掌管本卫的法纪、军纪,基本上形同虚设。

如此一梳理,还得先从北镇抚司下手。

苏晏命人将文书档案运至大理寺官署,锁进房间里,又马不停蹄前往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的朱漆铜钉大门依然威严,诏狱依然阴森,但他已不是当初被逼无奈提着食盒来探监的犯官弟子了。

他提出要看冯去恶,镇抚使便点头哈腰地带路,领着他来到诏狱最深处的牢房。

冯去恶被剥除官服,只穿脏兮兮的囚衣,坐在发霉的稻草堆上,脸色阴沉灰暗。看见苏晏露面,他愤恨怨毒的目光从铁栅栏间刺过来,一声不吭。

镇抚使对苏晏说:“苏大人可是要亲审犯人?下官这就命人准备刑具。”

苏晏皱眉:“我不玩这一套,跟一个将死之人也没话说。你转告他,交出党羽名单,不得胡乱攀咬,我便替他向皇爷求个情,改腰斩为斩首。否则,该死多惨就死多惨。”

镇抚使还没来得及应声,冯去恶往地上呸了口浓痰,表情极尽不屑。

苏晏冷冷一哂,不回应他的挑衅,转身走了。

一个堂上官,一个阶下囚,自己多说一个字都是掉价,苏晏才不在乎失败者的白眼与仇视。

回头将诏狱中这些年的案件卷宗又打包了几大箱子,同样运回大理寺。

需要调阅的资料太多,他不可能独自完成,便想了一招:叫来手下所有刀笔吏,列队站好,让他们自报姓名和任职时间,挑出了十几个看着踏实能干、经验又丰富的。

苏晏把暗箱里的证据分门别类地交给他们,逐一进行编号,以免丢失或藏匿。然后让他们对照证据与资料,寻找出涉案官员的具体信息,先草拟出一份名单。

另外还有冯去恶下令侦办的那些狱案,亦需一一勘核,看有没有冤假错案,同时也可以作为清查党羽的证据。

光是去大理寺报道、跑两处锦衣卫官署、搬十几个箱子、挑选人手,就耗费了整整一天时间。

更别提接下来浩如烟海的案卷了,没有半个一个月根本查不完。

申时将近,大理寺的官吏们散值回家。苏晏忙活一天,深感疲惫,手臂和大腿上尚未愈合的伤口也隐隐作痛。

他坐着马车,慢吞吞往家走,总觉得似乎遗忘了什么挺重要的事。

……沈柒!他险些把这位“性命几丧”的“义士”给忘了。

昨日御门听政结束后,他忙着打理卓岐的遗体送还其家属,又要去詹事府办理职务交接事宜,没空再去探望沈柒,只叫下人传个口讯。

今日又担心不及时搬走锦衣卫相关的文书案卷,被人动手脚,一整天连轴转,这会儿才想起,还有个重伤在床的兄弟呢。

苏晏当即吩咐车夫,改道去沈府。

走进寝室时,苏晏见沈柒趴在床上,闭着眼昏睡,便轻手轻脚上前,揭开他背上新换的纱布,查看伤口。

前天他提炼了不少青霉素,算起来大致够七天的使用量,还叮嘱婢女每隔四个时辰须上一次药。

如今过了两天,伤口不再流脓,炎症也好转许多,再涂几天青霉素,等细菌彻底杀灭,就可以上金疮药,促进去腐生肌,皮肉黏合了。

苏晏松口气,盖上纱布,正要离开床沿,手腕忽然被人握住。

他低头,看见沈柒一双漆黑锐利的眼睛,正目不交睫地注视着他。

“让我看看这身官袍……不错。平日见你爱穿青色、蓝色,不想绯红也适合,更显肤白。”沈柒慢条斯理地说,声音还有些沙哑,“新官上任,春风得意,不知这两日是否‘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