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4页)

“如今突然跟老毛子搅合到一起又是为的什么?还是为的他们自身,大清先是灭了倭子国,如今又打上了老毛子,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雄心壮志宏图霸业,高丽棒子能不害怕吗?只怕是日日夜夜都盼着老毛子能狠狠挫一挫大清的锐气,最好将大清打得元气大伤滚回老巢呢,如此他们就安全了。”

当初大清“病”的时候高丽棒子选择袖手旁观也好,还是如今大清身强体壮的时候选择偷偷帮着老毛子也罢,说到底其实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考虑。

林诗语这才恍然,原来大清的野心已经藏不住了啊。

也是,剿灭倭子国还能勉强说是因着世世代代的宿仇不想忍了,但打完倭子国又花费大把人力财力全力进攻老毛子,那野心当真就是显而易见了,也难怪高丽棒子坐不住了。

“那皇上是如何想的?要给高丽一个教训吗?”

“教训?”康熙冷哼一声,压低了声音咬牙切齿道:“朕这么多年来的怀柔政策既是养出了一条白眼儿狼……不想老老实实做大清的藩属国也好,朕也不介意再将大清的版图扩大几分!”

这野心膨胀得可真够快的啊。

林诗语一脸愕然地瞅瞅他,暗暗掰了会儿手指头,却最终还是泄了气,皱着眉头直接开口问道:“如今高丽的王是何人?”

“李焞。”

李焞?李焞……是不是那什么张禧嫔的老公来着?

这段历史在高丽这个国家也是非常有名的了,感谢那些年的电视剧。

林诗语暗暗松了口气,对于高丽的历史她是一窍不通,不过却也知道张禧嫔所在的时期高丽是挺混乱的,前朝后宫的纷争那都是一桩接一桩,今儿东风压倒西风,明儿西风压倒东风,一出出戏精彩极了。

不过还是不太确定眼下这个时候高丽究竟发展到哪一步了,混乱应当还不曾结束吧?

心中有些迟疑不定,于是就试探着问道:“皇上可知晓高丽内部的现状?”

“他们国家这些年深陷朋党之争,什么西人党南人党的打得欢着呢。”

仁显王后就是西人党,而张禧嫔则是南人党,前朝后宫都是相连的,既然前朝还在闹得欢快,也就是说后宫还未落下帷幕……或许可以像在老毛子内部搅浑水一般。

仁显王后和张禧嫔都是能耐人,无论跟哪个合作都无所谓了,只看如今落于下风的究竟是哪个。

如此想着,林诗语就说道:“皇上这个想法倒也不是不可行,不过眼下咱们还在跟老毛子耗着,一时半会儿也腾不开手来收拾高丽棒子,不如就照搬当初对付老毛子的那一套,先将他们内部的浑水再搅乱一些,让他们先内耗去罢。”

这个道理康熙自然再清楚不过,只是方才一时没能憋得住火气罢了,从来不曾放在眼里的一个小小藩属国竟敢给他背后捅刀子,简直荒谬!

“皇上何必跟这等卑劣小人计较?喝杯茶消消气。”说着,便倒了杯茶塞进他的手里。

康熙倒也给面子,咕嘟咕嘟三两口就灌了下去,冷不丁却是嗤笑起来,“你可知高丽为何叫高丽棒子?‘帮子’一词本指代其使臣随从,皆是他们国家的下等贱民,这倒也罢了,离谱的是这些高丽棒子还偷窃成性,每每往大清而来,小到咱们百姓的鸡鸭钱袋子、使臣团的钱袋子甚至大到连贡品都敢偷窃,真真是叫人开了眼了。”

于是,私底下就有了“高丽棒子”这样一个蔑称。

寻常他都不会用上这个词,今儿可是真将他给气着了。

林诗语也是听得目瞪口呆,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合着这高丽棒子的偷窃癖竟是自古有之啊?着实是开眼了。

……

大清的实力经过这两年的战争已是有目共睹,草原上的这些蒙古部落多多少少也都难免心怀畏惧,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往年木兰围场聚集时这些个“大老粗”有意无意总会表现得有些狂妄豪放,而这两年却都乖觉多了,围着康熙颇有种马首是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