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5页)

“放肆!”胤礽大怒,“不过是一群阴沟儿里的臭老鼠,逮着点东西就拿出来扯大旗做文章,打的什么心思当谁不知道呢!”

康熙亦是浑身冒着黑气,咬牙切齿道:“传旨,将其凌迟处死,挫骨扬灰!”

“嗻。”

直到午时过后,渡厄大师才姗姗来迟。

“阿弥陀佛。”

仿佛还是一如多年前的模样,丝毫不见老态龙钟,浑身皆散发着一股祥和气息,叫人情不自禁也跟着平静了许多。

“大师请坐。”下意识动了下右手,不防又是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疼得他直抽冷气,好半晌方才缓过来,“大师,皇贵妃……究竟是何来历?”

渡厄瞟了眼他受伤的手腕,眉头微微蹙起,叹道:“当年贫僧就建议皇上三思而后行,纵然益处颇多,皇上却难保自己初心不变,如今看来果真是应验了。”

听见这话,康熙也不禁回忆起了当年的情形。

那时他是怎么说的?他说这是上天赐给大清的礼物,他一定能够好好善待林氏女,为大清带来福运。

然而事实却是,打从一开始他心中的防备就不曾放下过,甚至随着年纪的增长,帝王心术愈发占据了上风,对任何人都再难以信任,此次的激烈冲突更是他从未想过的,可见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康熙不禁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渡厄接着说道:“皇贵妃娘娘身上功德深厚,是历经几世修行累积,此生落入大清亦是修功德而来,绝非那等心术不正、包藏祸心之人,皇上……糊涂啊。”

修功德?是否也就是可以理解为,皇贵妃所做的一切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康熙陷入了沉默。

“依大师所见,朕下令取缔火器营、收紧火器制造使用究竟是对是错?”

渡厄沉默了一瞬,再次念了声佛号,叹道:“是非曲直皇上心里未必当真不知……皇上是满人,却更是天下万民之君父啊。”

龙椅带来的不仅仅只有那份至高无上的权利,更兼万斤重担压于肩上,天下万物苍生的生活乃至生命都将随着君父的一举一动而发生变故。

但往往坐在龙椅上的人却会深陷迷障,有意无意将那份至高无上的权利摆在了首要位子,从而做出一些不适当的抉择。

不能简单粗暴地说这样的人就是个昏君,只能说,真正能够心怀天下的人还是太少了。

明明大师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但却叫康熙倍感难堪。

“阿弥陀佛。”渡厄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微微躬身,“皇贵妃娘娘的满身功德足以保她一切平安顺遂,皇上纵是人间天子也万不能与天道为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罢便转身离去,走到门口时又停下了脚步,轻声说道:“皇贵妃娘娘并非皇上的敌人,甚至于皇上来说本应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贵人……不该如此的。”

望着那抹背影消失在眼前,康熙淡淡说了句,“今日之事朕不希望有第四个人知晓。”

“奴才不敢。”

话音才刚刚落地,外头等候的胤礽就进来了。

看见他的那一刹,李德全仿佛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这是不想叫太子知晓吧?皇上究竟在想些什么?

一时之间难以琢磨明白,但莫名就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忐忑不安笼罩在心头。

明知皇阿玛将自己打发出去就是不想叫他知道,胤礽自然也不敢多问什么,只得按捺下满腹的疑虑不安,拿起奏折一本一本念与皇阿玛听,而后听从指示一字不落地在折子上写下回复。

这是他第一次“批阅”奏折,虽然是皇阿玛口述,他仅仅只作代笔,但这却是个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他自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拼命汲取经验,一点儿也未曾感到枯燥乏味。

仿佛只是一转眼的功夫,天色就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