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工作人员给她泡了一杯茶过来,放在陈玲玲左手边的茶几上。

“小陈,你不要紧张。我跟你外公是战友,你可以叫我赵爷爷。”首长对陈玲玲说。

“赵爷爷。”陈玲玲从善如流,有人给大腿,她还不赶着上去抱?

陈玲玲今天上身半旧的白衬衫,下面黑色的长裤,脚上依旧是白色的塑料凉鞋。她还没给自己添置点儿东西。

扫了她浑身上下一眼,首长问:“你妈妈离开后,你过得怎么样?”

首长是看了她身上的打扮?陈玲玲笑:“往事不可追,一切都过去了。”

“这么说来很不好?”

陈玲玲摇头笑:“不想多提。”

有些事情早已明确,这位首长想要知道容易得很,自己要是絮絮叨叨说一大堆遭遇的不公,固然他现在会为她讨回公道,不过,在他的心里里也就落了个格局小的印象,不如只起个头,留点悬念。

首长见她不想提,也就不勉强,问陈玲玲:“小丫头,你刚才的四十年计划很好。跟我好好聊聊?”

陈玲玲点头,刚才自己的说法果然入了首长的耳,她说:“根据我的了解,我们国家现在有的飞机,一个是苏制的……”

首长怎么都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居然对民航的家底如数家珍,不禁奇怪:“小丫头的,你是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的?”

“这不是在民航基地吗?修飞机,开飞机的都有,听在耳朵里,总结一下就知道了。我还听开国际航班的叔叔说,国外波音公司已经有……”

听到这里,首长让人过来:“去,把吴局长和黄部长请过来。”

他的下属快步走出去,很快两位领导进来,首长跟陈玲玲介绍:“这是民航总局的吴局长,这是一机部的黄部长。”

这个年代重工业部,分成一机部到八机部,八个部分,民用航空在一机部,黄部长就是一机部的领导,而现在民航运输没有什么后来的东南西北航空公司,民航只有一个名称“华国民航”,总局下属领导各个地方分局,吴局长就是总局的局长。

这次来开会,主要是在七月份的人民代表大会上,要提出对民航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动荡了这么多年之后,还没有明朗的情况下,开会当中,很多议题都有非常大的分歧。

陈玲玲跟两位领导打招呼:“领导好!”

两位领导有些发愣,连首长自己都觉得可笑,是不是病急乱投医了?听见小丫头的说法,居然觉得很有道理。现在还请了吴局长和黄部长来听。算了,还是让小丫头说说吧!

“小陈,刚才你说得很有趣,你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上辈子从航空事业部走出来,最后跟老头子斗智斗勇,能够被拥立上位的太子女。陈玲玲花下去的心血不知多少。

她仔细思索,该说的不该说的分得清清楚楚,重复了当前国内民航的家底,开始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整个行业的未来:“从大处来说中美建交,从小处来说空姐们都在学英语,都在表明未来国际航班会增多。我国现有的飞机无论是种类还是存量,都无法满足未来客运和货运的要求。民航发展潜力巨大。到时候面临的是飞机的缺口,填补这个缺口,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造,一个是买。就算我们有飞机设计能力,制造呢?我们的工业基础能够满足制造大飞机的条件?”

“所以,你认为会买飞机?”

“是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买飞机,不过我们也不可能放弃造飞机……”上辈子陈玲玲年纪不算大,不过他们家就是跟民营航空成长起来的,而她从小呆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机场了。

她曾经研究过很多,前世民航业发展走过的弯路,这些知识早就成为刻在她骨血里的东西。

所以,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几个在民航的领导居然会跟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聊一个多小时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