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调去工厂(第2/10页)

蒋徽说的云淡风轻,可楚音音知道那段时间有多么难熬。

当时蒋徽考上了中学,但邓凤逼着他把名额让给了蒋玲,那段时间蒋徽是真的觉得自己再也上不了学了,想给自己谋条出路就去学了木工。直到后来阴差阳错考上了中专,这才学会了机械工程,后来慢慢成为了工人。

楚音音笑着道:“没事儿,如果你真成了个木工,那咱们以后要用什么可就都不用愁了。”

蒋徽也笑了,这些经历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可他媳妇会心疼他,每次说到这些都会想方设法的安慰他。

食盒没过多久就做好了,剩下还有一根竹子,蒋徽想了想,从当中锯了两节比较粗壮的下来,又在侧面较高的地方凿了个口子,递给了蒋榆和蒋樟。

“爸,这是啥?”经过昨天的事,蒋樟虽然对蒋徽还没有楚音音那么喜欢,但在他小小的心里,已经充满了对爸爸的崇拜,终于能毫无别扭的喊出一声爸了。

“存钱罐,你们以后要是有钱就往这里面塞,等满了再拿出来。”

竹子里面本来就是空心的,只要开个洞,不就是个天然的存钱罐了吗。

蒋榆和蒋樟听完之后特别开心,对于小孩子来说,能有个自己的小金库是件特别令人开心的事,立马道:“那我以后的压岁钱都不要买零食吃了,都放进这个小罐罐里。”

这样等到存钱罐塞满,再一打开,那该多有成就感呀!

楚音音就拿了两块钱出来,一人分了一块:“现在就可以试试了。”

两小只还没上学,也就没零花钱,这会儿陡然拿到了一块钱的巨款,兴奋的不行,塞到竹筒里面后,还一直眯着眼睛往里面看,时不时的又晃一晃竹筒,看里面的钱还在不在。

楚音音随他们折腾,自己则是把昨天摘回来的梨子洗干净了煮水喝,往里面放了点枇杷叶,枇杷叶是在院子外摘的,那里有一根很大的枇杷树,果子很少,但叶子挺多的,这两天越来越冷了,她听到蒋徽有点咳嗽,枇杷叶和梨子一起煮水喝也能起到点作用。

关嫂子来的时候她刚把枇杷叶上的毛弄干净,又放了点冰糖进去,就可以开始煮了。

关嫂子是过来问昨天那位女同志的,楚音音跟她简单说了说,其实任主任说的话她都相信,就是有些疑惑,怎么会自己上山摘中药?直接去医院买不行吗,毕竟那么大一座山呢,想找点草药可不容易。

关嫂子一拍手:“哎呀,我想起来了!”

“怎么了?”楚音音看她。

“你不知道,你没来之前这位宋同志的事传的可广了,我也听说过,就是不认识她,所以昨天也没想起来。”关嫂子道。

说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位宋同志是城里人,长得娇娇弱弱的,家里条件也好,但就是结婚这么多年了,还一直没个孩子,宋诗雅也一直在看医生。

家里人倒没说什么,可背后就有不少外人喜欢嚼舌根,后来宋诗雅就不敢去医院了,怕被别人议论。

“我估计也是因为这个想着自己去山上采药的。”关嫂子道,“哦,她还是子弟小学的老师呢。”

楚音音点点头,难怪任主任一出手就是那么多好东西,看来人家真不缺这个。

正想说什么,方学科过来了。

他是过来送菜单的。

这年头家家都不富裕,所以宴席上做什么那都是主人家说了算的,毕竟都是家里有什么就做什么,不过显然方学科没这方面的顾虑。

楚音音看了一眼,发现还挺丰盛的,六个菜,两荤三素加个汤。

荤就是一肉一鱼,素菜则是南瓜、干笋和大白菜,汤是白菜豆腐汤。

方学科问道:“楚同志,你觉得成吗?”

楚音音有些疑惑:“为什么不买点海带呢。”

她开始想着做点凉拌菜,就用海带做,味道肯定不错,也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