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故人来访(第2/6页)

宋大队长回头收到了这个纸条,一脸晦气。

这顾向恒年纪轻轻倒是挺能推脱的。

去省城?

他是不会去的,具体接下来怎么走,召集干部开个会商量商量。

接下来到底怎么做……

有像宋有余这样走亲情路线的,也有走别的道路的。

附近几个村子都是联络有亲的,这个村的女儿嫁到那边去,那边的村子又嫁到这里来。

刘盼她娘家是古木村的,他们村口有几棵上百年的老树,原本叫做古村,后来叫着叫着就成了古木村。

这个村子没有直接跟上庄村接壤,隔得也不远,走过王家坳的一小段路,就是古木村了。

刘盼娘家很穷,当初嫁给王家当大儿媳妇的时候,两家都差不多,不过后来王家老二进了城还当了工人,这就起来了,刘盼没少带家里的好东西回去补贴娘家,不过那也是之前的事情了。

现在她这小叔子有了儿子之后,对他们家那是一落千丈,以前小叔子厂里发的那些福利,基本上一半多都给了他们,现在呢,就给一点点,打发乞丐一样,甚至直接就不给了。

这有了儿子和没有儿子差别太大了。

加上那孩子生的有点波折,加上小孩子本就容易三灾八难的,每次听到他们说那孩子生病了要去医院,她没少在暗地里诅咒那孩子养不大,只是可惜每一回她都失望了。

现在她自己都没得补贴了,自然也没办法再转手补贴娘家,为此她娘家那边没少埋怨她。

她弟媳妇这回过来,说她的侄子要结婚了,希望她这个当姑姑的帮衬帮衬。

话说都很好听,什么“知道你这个姑姑最是疼爱他。”

“他也记着你的好,以后逢年过节给你孝敬。”

“只是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结婚连一身新一些的衣服都没有,希望你能帮衬帮衬。”

刘盼坐立不安,说起来她手上真没有多余的布料了,布票也没有,她存的那些都用光了,而且现在她儿媳妇又怀上了,家里各种东西囤的不多,不知道够不够用。

毕竟家里眼看着就要添丁进口了,之前那胎生的是孙女,这一胎八成就是孙子了,她得要为自己孙子也准备些衣服被褥。

看到她推脱,弟媳妇当时脸上就不太好看了,“姐,我都跟你侄子说了,你这个姑姑最是疼爱他,你们家里的条件也好,怎么你这就要打我的脸呢,他这可是结婚,人生大事,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我们家条件就这样了,别的也不想,就想穿一身新衣服,风风光光的把媳妇娶进门,我们话都说出去了,就指望着你了。”

刘盼苦笑,“我这是真没有。”她有些难堪。

小叔子一家没有贴补他们了,她儿子倒是还在食品厂那边做临时工,但是这做临时工的工资和福利根本就跟正式工人没法比,他一个月才十多块,票据也很少很少,只发几张粮票而已,其他的一概没有。

刘盼现在都有些后悔了,之前手上宽裕的时候送了不少给娘家,现在没有了以后都不知道要怎么办。

以前她可是很自豪的,别人要做件衣服,东凑凑西凑凑,才能凑够布票。

她呢,轻轻松松就把布票拿出来了,那个时候她多骄傲,最喜欢出去跟人闲聊炫耀,现在她都不爱出去了,总是能听到别人阴阳怪气的声音。

弟媳妇皱眉:“姐,怎么会没有呢?你们村现在不是也有钱了吗?”

她也知道姐那个小叔子是靠不住了,没办法,人家那有儿子了,但吃了这么久的好处,她手上肯定还有存货,而且他们村最近又做了一些东西,卖给服装厂。

她都听人说了,上庄村又跟服装厂换了一些瑕疵布料回来,上庄村的人可以去购买,不用布票。

这样的好事儿大家说起来谁不羡慕?

刘盼脸上更郁闷了,“那个瑕疵品布料是不用票,但是我抢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