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宣府战起(第2/4页)

明末之时,大明朝廷财政状况极其混乱,有一次,崇祯帝往辽东前线发了十万两银子,事后派锦衣卫暗访,却发现最后到辽东前线的,不过一万两银子,其他九万两,都被各级官员层层挪用和贪墨了,崇祯帝闻之大怒,令锦衣卫彻查,但最后的结果却也是不了了之,原因就是因为官员挪用的部分,很多都是积欠许久,不得不发的银子。

这一世,在朱慈烺的努力之下,大明朝廷税赋收入,有所增加,加上今年在江南查封盐商,京师抄家勋贵,只这两项,大明朝廷就多了将近一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历年积欠的官员俸禄和官兵粮饷,到十月份,已经全部补发完毕。朝中百官虽然对隆武皇帝的科举改制有所不满,但对朝廷及时发放俸禄,却都是很满意的。

只不过单靠抄家,是不能维持很久的,在增加税种,改革财税制度之外,近现代的预算和审计制度也必须跟上。

以前,大明是没有年度预算的,花什么钱,怎么花?除了官员的俸禄和官兵的粮饷之外,其他都是随到随发,遇上什么事情就花什么银子,丰年的时候,朝廷勉强还能支撑,如果遇上灾年,那可就是碗干盆净,一两银子也拿不出的时候,也是常有。

为此,常常是寅吃卯粮,东拼西凑,财税的支出制度比收入更加混乱。

“从朕懂事,开始关心国事开始,朕渐渐就明白一个道理,大明朝的事情,说白了,其实就是两个字。银子!”

“如果有银子,陕西就不会乱,辽东就会兵精粮足,建虏也就难以成事。”

“银子两字,说来容易,想要拿到,却不容易。”

“但令人痛心的是,朝廷千辛万苦收来的银子,很多都没有用到刀刃上,有的被浪费了,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有的则是被层层贪墨了,朝廷派人去查,也是官官相护,层层推诿。”

“所以朕今天要说两个词,一个是预算,一个是审计。”

“人无预不立,国家也一样。”

“朕以为,朝廷一年岁入多少,支出多少?有盈余还是有空缺,空缺又究竟有多少?朝廷计划在什么地方用银子,又要用多少?除了兵部的支用乃是机密之外,其他各部的收入支用,都得明明白白地列出来,公之于朝堂,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都察院审核,众人没有异议之后,来年才能执行!”

“这就是预算!”

“民间有句话,叫,多大肚子端多大的碗,就是这个意思。”

“从明年起,大明朝廷每年的收入支出,都要预,都要算,事中有监督,事后有审核,一切都按照预算走,内阁众臣,六部九卿的心中,都要时时刻刻,端着朝廷财税这本账,如果谁破坏了朝廷的财政收支,谁胡乱作为,乱花朝廷的银子,朕决不轻饶!”

“没有计划书,没有被都察院审核同意的钱款,一律不得拨付。”

“当然了,如果遇上天灾人祸,突发战事怎么办?”

“那就设立了一笔备用预算,一应花销,皆从中支取,如果不够,可临时再追加。”

“六部九卿、各地方督抚花银子要受监督,朕也不例外。内廷库一年收入多少?朕明年所用,大概需要多少银子?宫中审计监已经详细列表了,今日午朝之后,就会送到都察院,都察院御史和六部九卿都可以审核,觉得什么银子朕不该花,或者是花多了,都可以提出来。如果是可以缩减的,朕一律准奏。”

听到此,群臣都是惊异。

历来都是限臣不限君,想不到这一次,皇帝陛下居然连自己也限制了。

另外,内廷库是皇帝的私房钱,一直以来,内廷库有多少银子,一直都是秘密,皇帝不许百官打听,但隆武帝这一次却是主动亮出家底,给了百官和天下人一个清楚的交代。这令群臣又是惊喜又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