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各司其职(第3/4页)

“朝廷怎么可以逼良为兵?这这这……这不是逼我等去送死吗?”一个没有功名,恰在应征范围之内的书生,脸色发白,说话都结巴了。

“咦。怪了,昨日在酒楼你还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呢?还说,就算辽东的人都死绝了,也要和建虏血战到底,怎么机会来了,你却不敢了?”有人奇。

“我,我,我又不是辽东人……”书生涨红了脸。

“哈哈~~”一阵理解或者是鄙夷的笑声。

书生掩面而逃……

各处米店粮油店的门前都排起了长龙,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徽商的米行短暂的开了一会,随即就宣布米尽,只有京惠商行的十几处粮店,从早到晚,一如既往的限量限价的在供应粮米。

看到百姓的慌乱和买米的汹汹人潮,朱慈烺心有忧虑,不过对京惠粮行的存粮,他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今年夏收之时,京惠粮行全力收粮,将南方粮米,尤其是广东福建的海运米,源源不断的运到京师储存,又有红夷人,佛朗机人从安南、吕宋等地运来的粮食,赵敬之为了收粮而准备的十几处粮仓,差点全部堆满,这中间,户部粮仓也储备了不少,因此,短时间之内,京师是不会出现粮食危机的。

但眼前汹涌的人潮,还是让朱慈烺感觉到了一股重压。

人是铁,饭是钢,粮食问题一点都不可马虎,建虏入塞,运河虽然中断了,但河间府到京师的陆路并没有中断,希望河间义商能像他发出去的书信一样,多多向京师运粮。

“让开,让开~~”

前行的武襄左卫好不容易开出一条道路,护卫着太子来到西直门,原本,因应建虏入塞,京师外城,除了南城墙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之外,其他城门都已经关闭,不许百姓出入,但此时西直门却是半敞开的,有军队和应征的民夫出入,而在城外的原野中,无数人挥锹抡镐,挑土担石,正在挖掘壕沟,阻断西门前的原野。

兵部侍郎张凤翔、左柳营副将贺赞、牧师汤若望和他的学生赵仲等人一起在西直门前迎接。

从今年四月到八月,汤若望一直辗转在通州香河等地主持修建棱堡,其间回了京师两次,也是为了镇虏厂的大炮,好不容易将棱堡修建完毕,回到京师,以为可以清闲两天了,想不到又有了挖掘城西壕沟的任务。

不过汤若望痛并快乐着,这段时间,他没少在各地传教,那些修建棱堡的民夫都成了他散播福音的对象,因为有太子的保护,即便很多地方官员对他很是不满,认为他洋和尚妖言惑众,在乱我华夏,不过却也不敢动他,也因此,汤若望获得了比过去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传教效果。

此时见到太子,他蓝眼睛里满是笑,手抚胸口:“我尊敬的太子殿下,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汤学士好!”朱慈烺也是笑,对汤若望这半年的所为,他十分清楚,对汤若望的传教,他是不反对的,而对于汤若望的功绩,他是极其肯定的,不说修建棱堡,抵御建虏,只说为大明介绍来了十几个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冶金等学科的传教士,令他们一边在大明传教,一边将时下欧洲最先进的科学传播到大明,就是大功一件。

世间什么最贵?

人才。

汤若望介绍来的传教士,都是各科的种子先驱啊。

现在建虏入塞,烽火连连,天文数学好像远不如刀枪剑戟管用,但等到击退建虏,百姓们都安定下来,给与宽容的学习环境,改革考试制度,汤若望所带来的这些先进人才和知识,终究会为华夏文明的再一次绽放作出巨大贡献。

在汤若望的陪同,众人的簇拥之下,朱慈烺先是简单查看西门原野的挖掘情况,并听取相关人等的汇报,随即直接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