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分离(第2/3页)

但这些八卦的东西,引来无数人津津乐道,因此产生了所谓“流量”,是需要摈弃的那部分。

偶像行业,本不应该有八卦的存在。

张琳听了花锦的话,皱皱眉:“可是不卖八卦,偶像行业赚不了钱。”

花锦:“偶像行业,本来就不应该赚钱。”

现在有的人付出大部分的财物,自己贫穷不要紧,要让偶像过得更好。

这完全本末倒置了,偶像,是让人富有的,是让人越过越好的。

不是吸血的。

“高高在上的偶像,和下沉市场的八卦消费,应该完全分离。”花锦说着,问张琳:“难道你们的竞标书不是这么写的?”

现在国家要整治娱乐圈,重塑偶像行业。

但是国家无法出手“造星”,于是就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放出标书,让这些文娱企业交出自己的方案,竞标。

谁家的方案更好,谁家就能拿到国家的标书,抢到项目。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是要彻底改变偶像行业乌烟瘴气的景象,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八卦消费,八卦带来了粉粉黑黑,八卦带来了流量。

所以,能竞标到国家项目的那份标书,必然提出了——偶像行业和八卦消费完全分离。

从根本上上断绝偶像行业的乌烟瘴气。

如果偶像行业不容许八卦传播的存在,那科研人员参与在台前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张琳问:“不消费八卦,不赚钱,那不就是做慈善吗?”

花锦:“你们家不就是做慈善的吗?”

花锦在来的路上都看过了。

星辉娱乐的老板是个大慈善家,在每年固定的公益日,都会把自己企业的净利润捐献一半出去,出手十分大气。被官方连续五年评为“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这大概也是这家企业能够竞标成功的原因之一。

别人家的慈善可能是说说而已,但是他家是真的在搞慈善。

张琳笑了笑,她起身,到旁边的饮水机打了一杯热茶,端到了花锦面前,眼睛亮亮的:“花老师。您说的这些和我们的标书不谋而合。”

“确实,我们认为偶像行业不应该有八卦消费。星星是给人瞻仰的,不是给人嚼舌根子的。”

“这也是上面的意思。”

张琳:“我们家在偶像行业上,确实打算做慈善。但八卦消费这个产业链,我们也不想放弃。”

花锦接过张琳端过来的茶:“哦?”

张琳:“现在赚钱的,实际上是八卦消费产业链,并不是偶像。偶像本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这件事,去参加竞标的公司大都知道。大家想要的,都是这条八卦消费的产业链。

但想要承包赚钱的八卦消费产业链,那就必须打包带走搞慈善的偶像行业。

国家的工程项目大部分是这样,买一送一,一个赚钱的,带上一个不怎么赚钱的。

想要赚钱,得带上另一个低利润项目——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你占了。

星辉因为慈善的专业度,竞标成功。

花锦听得好奇:“八卦你们打算怎么做?”

“有好几个方案,目前但最看好的是‘虚拟匿名社区’,和微信联动。以亲友网为社区支点。”

“匿名?”花锦意外。匿名很容易出问题的,给人一种说话不用负责任的错觉。

张琳:“本来就是做八卦的。”爆料越多,用户越开心。

“相当于把现在的偶像体系搬到一个软件上,但这个和现实不一样,这更容易被监督。”毕竟只是一个软件,方便可控。只要监管者到位,不会发展到像现在一样的情况。

花锦:“这可不好做。”

张琳摇摇头:“慢慢试水吧。反正,做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花锦和张琳谈了不少时间,基本把星辉的计划弄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