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洗脑(第2/3页)

【我们家最近又没有集资,不存在什么跑路不跑步的。】

【就是,不要乱说话。】

【可是吕助理那边怎么联系不上……】

花锦发了消息【别担心,不是跑路。我被雪藏了,公司不管我了。】

【美锦!】

群里一片欢呼。

花锦继续发消息【网上的消息看见了吧?娱乐圈的骗子很多的。】

粉丝们纷纷附和——

【看见了看见了,校花他们家太嚣张了,早就该这样了。】

【还操清纯人设,清纯到洗钱666】

【还有人说要劫狱,笑死。】

【不是,重点难道不是美锦被雪藏了!?】

【啊,说实话,我觉得,美锦这性格,被雪藏一点也不意外呢。】

【……】

【为什么被雪藏啊?你最近热度很高的啊?】

【我们继续把榜打起来,让公司看见。】

【我们去问公司!】

花锦:【问公司没用。这事儿你们不要管,我自己解决。】

还是有粉丝发了一句【买代言冲销量,有用吗?】

【对,我可以买。我有钱。】

【我也可以冲。】

花锦看得皱眉:【没用。别买。】

【为什么不买啊,我听说数据高了,资本就会重视。】

【对,我们打榜打起来,把热度冲上去。】

花锦笑笑。

【没用的。因为这个圈子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你们这么做了,也和别人没有差别。资方看不见。】

现在的“造星”已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艺人不行,那就下一个。

没有非谁不可。

投资平平无奇的她,和投资别人,没什么区别。

花锦劝了粉丝群的粉丝,大多数人听她的,没再做什么。可少数几个人还是在坚持。

要买代言冲销量,要买号打榜冲热度。

花锦:【三言两句说不清,一会儿看我微博解释。】

粉丝们都等着花锦的微博,直到第二天早上。那是一篇小文章,题目非常简短。

【是谁在洗脑粉丝?】

【洗脑有固定的步骤。首先给予对象精神满足,在想加入群体时人为制造准入门槛。给对象制造感觉——能加入这个群体机会珍贵。这套理论能够完整地代入粉圈,即先给粉丝分享偶像的光辉故事,人性亮点,让粉丝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之后告诉粉丝获得粉籍需要打榜和消费,必须这样做能加入。】

【粉丝加入后,对自己的身份有了初步认同——某某粉丝。】

【一、粉丝的特性】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在第二层“安全的需求”被满足后,人会追求“社交的需求”,即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从而体现自我在群体中的存在,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①。大多数死忠粉粉上明星,是精神上的社交需求,需要在偶像故事中获得爱,需要在偶像身上给予爱。

因此产生了第一道粉丝准入门槛——粉丝大多是需要精神上的满足,且单纯、容易信任各种网络故事的人群。】

【就像手机收到的中奖广告,短短几句话,用词浮夸不真实。正常人看了一眼就删掉,不会相信。但如果有相信的人,则完全不会质疑。广告的浮夸设计是故意的,这样会帮他们剔除大部分正常人,选择相信短信并进行联系的,都是容易被骗的人群。】

【粉圈也一样。选择去粉一个明星,都是在网上看到了明星的故事并且相信——轻信、单纯。这是粉丝群体的特性。】

【多疑谨慎的人并不会成为艺人粉丝——看到网络明星故事时,她会第一时间质疑真假,揣测背后受益人。】

【传统洗脑的第二步骤:添加群体性。洗脑者会把对象放入被洗脑成功的群体中,群体能让人产生从众心理,具有重塑人观点及言行的能力。粉丝本就具有单纯的特性,更容易被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