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3页)

丛霁迷惑地道:“自然是何物?”

恰是这时,雪鹃被秦啸带来了。

丛霁一早便想审一审雪鹃,奈何被温祈缠着养病才耽搁了。

温祈见过雪鹃,但并不知晓丛霁为何要秦啸将雪鹃带来。

他低声问丛霁:“我是否能留于此处?”

丛霁并未拒绝,他早已将温祈视作自己的心腹,而非食材。

他瞧了温祈一眼,而后进了思政殿,坐下了。

“多谢陛下。”温祈亦进了思政殿,立于丛霁身侧。

丛霁不紧不慢地问道:“那甜汤是否当真是由刘太医所调配?”

雪鹃恭声禀报道:“那甜汤确是由刘太医所调配。”

丛霁再问:“所以是刘太医将甜汤方子交予你后,你又将甜汤方子交予了尚食局?”

见雪鹃颔首,他继续问道:“刘太医将甜汤方子交予你之时,除了你与刘太医还有何人?”

“仅奴婢与刘太医俩人。”雪鹃委屈地道,“奴婢不敢欺瞒陛下,是刘太医见自己的方子出了岔子,才矢口否认的。”

丛霁四问:“公主喝了几日的甜汤?”

雪鹃踟蹰着道:“奴婢记不太清了,应当有半月了罢?”

丛霁已命云研验过刘太医为丛露治病的药方,那药方亦会被甜汤影响药效。

刘太医曾言丛露将要好起来了,治好丛露实乃大功一件,刘太医何必要与自己过不去?

丛霁满腹疑窦,五问:“你如何能证明你所言的一切并非你所杜撰?”

“陛下,公主待奴婢不薄,奴婢与公主无冤无仇,亦与刘太医无冤无仇,奴婢为何要杜撰这些?”雪鹃为自己辩解道,“奴婢出身贫寒,幼年入宫,不通药理,如何调配得出能影响药效的甜汤?”

雪鹃有理有据,除非她有同谋,否则她确实调配不出这乍一看很是滋补,其实影响药效的甜汤。

且当时,丛霁被丛露用玉搔头刺入了心口,雪鹃若是心怀鬼胎,本可趁乱逃跑。

接着,他又命秦啸将刘太医带来了。

刘太医一见到丛霁,便跪倒于地,喊冤道:“陛下,老臣一心想治好公主,从未存过谋害公主的歹毒心思,怎会调配影响药效的甜汤为公主解苦?”

丛霁手头并无证据能证明是雪鹃,或是刘太医调配了甜汤,又恐两者中有人再次不利于丛露,遂令刘太医暂时禁足,并将雪鹃调离了白露殿。

待这思政殿内仅余下温祈与丛霁,温祈才发问道:“雪鹃与刘太医之中,定有一人撒了谎,陛下为何不将他们放回原位,引蛇出洞?”

“因为风险过大。先前,你猜测刘太医或有古怪,朕只是着人看紧了他,但而今,刘太医有一半的可能性要害露珠儿,雪鹃更是露珠儿的贴身侍女,防不胜防。”丛霁容不得丛露暴露于过大的风险之下,“无论是对于雪鹃而言,还是对于刘太医而言,露珠儿身体康健更有好处,他们若要害露珠儿,身后定有蛇,可惜他们显然不是紧要人物,恐怕引不出蛇。”

温祈歉然地道:“是我过于天真了,再厉害的暗卫亦不能保证绝无疏漏。”

“并非你的过错。”丛霁思忖着道,“不知此事与方韵之死有何关系?”

听丛霁提及方韵,温祈问道:“方韵的尸身已被解剖了罢?有何发现?”

丛霁遗憾地道:“并无任何发现,方韵确系溺水而亡,但无从查证她是被人灭口,畏罪自尽,亦或是失足落水。”

目前为止,除了甜汤究竟出自谁人之手以及方韵之死的真相,尚有三件事教他陷入了迷雾当中:其一,温祈的妹妹渺渺究竟是否那酒肆的雌性鲛人渺渺;其二,是谁人,用什么手法对母后下了毒;其三,露珠儿为何会认定方韵乃是白衣女鬼。

共计五件事,无一件有进展。

他揉按着太阳穴,同时闻得温祈道:“公主与人无尤,久居深宫,碍不了任何人的路,那蛇何必要害公主?想来不是公主知晓了什么不该知晓之事,便是为了借公主之手伤害陛下。公主之所以认定是陛下逼她下降,又毁了她的容貌,是否因那甜汤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