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4页)

大夫七十致仕,他只差两年便能告老还乡,安享晚年。

但上一世,却在致仕之年,落得声名尽毁、抄家灭祖的凄凉下场。

所以殷承玉才会隐晦地劝他激流勇退。

他知道外祖父身为内阁首辅,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要退,恐怕也没那么容易。所以他现在只能警醒。

至于后事,还要徐徐图之。

虞淮安愣了一愣,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半晌方才颔首,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外祖省得了。”

两人在麒趾门分开,殷承玉看着半空中纷纷扬扬的雪花,眯了眯眼。

接下来,便只等除夕了。

*

除夕夜,赐宴百官,四品以上官员都可携家眷出席。

这一日,隆丰帝也会到场。

因着前阵子妖狐出没的传闻,宫中防卫加强了许多,几乎是五步一人,十步一岗。不仅锦衣卫,就连东、西厂的番役们也全都出动了。

殷承玉在皇极殿外看到了薛恕。

他个高腿长,猿臂蜂腰,在一众弓身缩首的番役里,如同鹤立鸡群,格外扎眼。番役们统一的褐衣白靴穿在他身上,竟也穿出了几分悍然气势。

殷承玉早知他生得出挑,此时也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值守的薛恕察觉他的目光,直勾勾看过来。

两人对视一瞬,殷承玉被烫着一般收回目光,冷哼了一声,目不斜视自他身侧走过。

薛恕瞧着他的背影,垂在身侧的手指虚虚握了握,喊了一声“殿下”。

殷承玉听见了,却只当没听见,拂袖进了殿内。

赴宴的朝臣已经各自落座,殷承玉在自己的席位落座,又等了一刻,隆丰帝才姗姗来迟。

他在上首坐下,遥遥举杯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便命人开宴。

乐声起,舞姬们踮着脚尖、轻盈旋转着进入殿中。

管弦丝竹,美人曼舞。

朝臣们饮酒谈笑,气氛一时倒十分融洽。

殷承玉端着酒杯,有人来敬酒,便浅酌一口,实际上心里正算着时辰。

三刻钟之后,皇极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隐隐还有惊慌呼叫之声。

殷承玉蓦地放下酒杯,心说,来了。

外面的动静太大,连歌舞乐声都掩盖不住。隆丰帝不悦地叫停了歌舞:“命人去看看,外头出了何事?”

伺候在隆丰帝身边的掌印太监高贤立即使了个颜色,便有伺候的小太监匆匆出殿去查看。

不过片刻,小太监折返回来,面上却显而易见带着惊恐,声音都打着颤:“妖狐,是妖狐现身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有不信邪的朝臣当即出言驳斥,但也有人惊疑不定,觉得这小太监的神色不似作假。

众人交头接耳,嗡嗡声四起。

隆丰帝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有心让人护着自己先行离开,但又顾忌颜面不愿露怯,面色变换数次,最后看向了下手的殷承玉:“天子脚下,妖邪岂敢出没?太子代朕去看看。”

殷承玉勾了勾唇,掩下了眼中的嘲讽,起身应是。

有不信邪的朝臣随他一道出去查看,但再坚定的信念,在看到倒了一地的守卫、漫天的红雾,以及雾中森森鬼火时,也都动摇起来。

跟随出来的朝臣们见情形不对,立即将殷承玉护在身后,准备撤回殿内。

殷承玉却不见丝毫慌乱,定在原地,朗声下了命令:“去调弓箭手来,再加一倍火把,孤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在此装神弄鬼。”

太子临危不惧,慌乱的守卫们终于找到了主心骨,也定下心来,调兵的调兵,寻火把的寻火把,又重新建起了防线。

倒是随后跟来的隆丰帝看见这一幕,几乎吓破了胆,疾声道:“快!快!快去请忘尘道人来捉妖!”

他这一句话,又叫众人心中打起了鼓。

这到底是妖邪作乱还是小人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