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我爹是主考官(第2/3页)

各郡的解元安排在最前面,离考官们最近。

这些解元里,最年轻的不过十八岁,最年长的也不过二十八岁。

随便放哪里,这些人都能称得上一句年轻有为。

秦遇在那位最年轻的解元面前驻足。对方执笔的手明显一顿,随后继续答题。

不错,心理素质良好。

对方下一道是律法题,秦遇飞快扫了一眼就有数了。

这题不难,只是看怎么判,是偏于人情,还是法理。

这位解元略做思索,就提笔作答了,科举字体为正楷,便是为了工整。

秦遇那一手字,是经年苦练后,练成的遒劲有力,凝练稳重。

但这位解元不一样,规整的楷体居然也能写出飘逸空灵的感觉。那份灵气从洁白的纸面逼人而来。

秦遇压下心里的惊叹,去看解元的答题内容,少顷,眉眼舒展。

果然能写出那样飘逸好字的人,就不会是迂腐之人。

秦遇收敛好情绪,继续往其他人的号舍行去。

秦遇看到赵锦州时,略微驻足,秦遇先是看字,意外的跟秦遇的字体相合。

秦遇眸光闪了闪,又飞快扫了一眼内容,是一道策论题,虽然答的还有些稚嫩,但这个想法却是很不错,贴合实际了。

秦遇抬脚离去,赵锦州待听不到脚步声了,才长长松了口气。

他真的有些紧张。

会试第六天,气温骤降,还好考生们答的差不多了,没有受太大影响。然而当天晚上,天上下起了小雨,雨丝带着寒意往人肉里钻。

像这种一次考数日的试,天气变化再正常不过了。

赵锦堂给弟弟打着伞,两兄弟身上还披了蓑衣,赵锦州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听。

秦遇跟其他考官们商量过后,向天子请示,贡院里可否多拨些碳火。

虽然说身体素质也是会试要考的一项,但都走到这一步了。因为身体原因止步,实在可惜。

当然,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秦遇换了个切入口,言说新帝继位,这是第一场考试,一来求个好彩头,二来也是向天下彰显天子仁德,三来,考生们得天子恩赐,必然感恩在怀,入朝后定然事事尽心。

先帝虽然替新帝扫除了大部分的障碍,但隐患仍然存在。

藩王,老臣,外部势力……

当初先皇后去世,先帝下了死命令,不准诸王回京奔丧,就是担心藩王乱心突起。

九五至尊之位,太诱惑人心了。

而朝中老臣,先帝虽然料理了一波,但仍留了人手,否则新帝能用的人就太少了,偌大个国家运转不了,会酿成大祸。

新帝现在迫切需要只忠心于他的人,也需要好名声,更想要一个好彩头。

秦遇说的三点,点点都中新帝红心。所以新帝当即就允了。

诸位考生得知这个好消息时,自发的,整齐的,对着皇宫的方向深深一揖。

第三场考试考策论,律法,经义,比例是6.5:2:1.5。

因为增加了碳火的缘故,秦遇吩咐下去,让巡逻官兵提高警惕,发现有烧灼味立刻处理。

秦遇预测的没错,晚上果然出事了,有考生贪暖,多放了碳火,结果暖意熏人眠,衣摆不小心引燃,胳膊被烧疼了才惊觉,还好巡逻官兵闻到空气中有焦味儿,及时灭火。

那考生连连作揖,感谢不已。之后不敢再大意。

次日有人发热,那人也果决,立刻弃了考试,选择治病。其实最开始那人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都第三场考试了,可是脑子里忽然浮现主考官的话。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主考官话少,但出口的几句话,都是站在他们考生的角度考虑。

本来,本来他还想争取一下,看能不能拜在主考官门下,现在却是一点机会都没了。

会试还在继续,连续冷了两日,第三场考试最后一天,天空居然放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