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湖光天色,三方之会(第3/5页)

那一道刀鸣的声音,像是在她脑海中反复的响起,让她回忆起了一些东西。

“那难道是……神兵共鸣?”

不知多少年前,曾流传过一个说法,说三大神兵都已经超脱了凡俗兵器的界限,具备自身的灵性。

而天怒霸道噬主,凌霜离尘脱俗,割鹿刀则傲然绝伦,宁可神物自晦,如同锈刀自断,不奉非主之人,某种程度上来说,三者都有唯我独尊的气韵。

所以,就像是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三大神兵,彼此之间距离比较近的话,就有可能产生神兵共鸣的异象。

也有人说,要产生神兵共鸣,其实必须要使神兵由绝世高手持拿。

但无论如何,当年是有很多人相信这则传言的。

先帝晚年病入膏肓,连服了两颗天香豆蔻,虽然治愈了重病,却被太医诊断说只剩下一年寿命,他一边大肆搜寻第三颗天香豆蔻,一边就打起了传说中可以令人死而复生的凌霜剑的主意。

可是镜映湖三百里,湖底潜流汹涌,朝廷派出再多的人搜寻打捞,也不得其门而入,而如果要放干湖水的话,则不但劳民伤财,招惹民怨,也绝非一年能成。

于是宫中三次派人请帝王谷主以神兵共鸣之法,辅助探查凌霜剑的方位。

可是帝王谷主三次拒绝,声称神兵共鸣只是无稽之谈。

朝廷势力虽雄,也强迫不了帝王谷主这样的绝顶高手,先帝因时日无多,愈发执着,威逼利诱不成,则设法请托武林中众多德高望重的名宿,轮番赶赴帝王谷中劝说。

帝王谷主不胜其扰,去镜映湖走了一圈,最后果然没有出现神兵共鸣,此事便不了了之。

今天上官海棠见到割鹿刀自生异状,想起曾看过的相关记录,心中点隐约明白了什么。

——谁能证明当年帝王谷主带去镜映湖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割鹿刀?

不过今天割鹿刀匣中自鸣,倒是做不得假的。

上官海棠自言自语,低声道:“假如真是神兵共鸣的话,岂不是说,今日那凌霜剑就要重现人间了?”

……

凌霜剑到底会不会重现于人间,现在还在未定之天,但是,三大神兵中的另一把剑,却已经现身镜映湖上。

镜映湖常年微光粼粼,远远看去,宛若风平浪静,倒映青天的一面巨大圆镜。

因为风景宜人,所以经常有许多人泛舟于湖水之上,享受悠闲时光。有的是独身而来,有的是爱侣携伴同游,也有同窗好友,三五成群。

湖面广阔,一般最多也就二三十条小船在湖中游览,各条船上的人大多相隔甚远,彼此之间连五官都看不清晰,倒也绝不会显得逼仄拥挤。

此时,湖水西岸的岸边,又解下了一艘小船。

这艘船,长度仅有丈余,宽约一步,只能让一个人安然置身其中。

这船上也确实只有一个人,一个两鬓微白、铁冠束发的玄衣男子。

他没有带桨,只是手上提着一把宽刃宝剑,挺拔的立在船上,这艘小船就逆风而行,分开微波,划出浅浪,向着镜映湖深处漂去。

忽然,一直泛着深绿色微光的宽刃剑发出近似于小兽嚎叫的剑吟。

玄衣男子的身子似是轻晃了一下,脚下的小船动势,当即一止。

这是十分奇妙的一幕,船在水上,要使其停住,大多是需要顺势而为,绝没有说停就停的道理。

何况这船本来走的不慢,就算把同样的速度放在行于陆地的板车上,只怕也不是说停就能停住的。

可是玄衣男子只是脚下轻轻一碾,周遭的湖水就像是凝固了那么一瞬间。

湖水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与男子的身体紧密连接起来,一同固若金汤,而那艘小船,就被夹在二者之间,立地定住。

这个男人就在已经稳定到不像是一艘船的船上转身,看向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