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乔迁宴 第二更(第2/3页)

分居两地,根本不像个家,像她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不然不会咬紧牙关都要参加高考。

赵秀云回忆起来也常常是从那年开始算,切着葱说:“快十年了。”

到明年三月,就是到沪市十年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姑嫂两个说着孩子话,不一会客人陆陆续续都到齐,没有干等着吃饭的,都挽起袖子来搭把手,得亏是新家厨房大,不然都容不下这好些厨师。

一般这种时候,都是妇女一堆,孩子一堆,男人一堆,三张桌子分起来,挤是挤一点,也能坐下。

赵秀云右手边坐着翟燕,两个要好的大学同学说着话。

翟燕是念书的时候结婚生孩子,女儿已经三岁,赶上计划生育,以后也就这个,独苗苗娇贵地捧在手心,因为长得可爱,被禾儿这帮孩子照顾得妥帖,不跟大人一桌。

当妈的可以松口气,难免说些妯娌婆媳的话。

郑大会不是独苗,底下还有弟弟,郑家老二也结婚,上个月刚生的儿子,老二媳妇在嫂子面前有些耀武扬威的架势,动不动就说“老郑家第一个孙子”,咋的,列祖列宗得上来给她磕头是怎么的?

妯娌相处,向来是东风压西风,翟燕颇有些头疼说:“结婚的时候没想那么多,还以为房子就在公婆家隔壁是方便呢。”

其实公公婆婆是顶好相处的人,就是这个后进门的弟妹,脾气真是叫人看不惯,是样样都要跟人比,恨不得把所有人都踩下去,偏偏还住得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说起来都是一笔烂账,方芳觉得这个话题她最有话说,谁叫陈辉明兄弟多,家又都在本地,讲起来简直是滔滔不绝。

跟翟燕越说越起劲,就差当场结拜,赵秀云都没能插进去几句话。

倒是王梅瞅着空问道:“小麦今年二十了吧?”

赵秀云微微摇头说:“读书晚,二十一了。”

“大二?”

“对啊,还有两年毕业。”

“有对象吗?”

这话问的,赵秀云看她一眼说:“想做媒?”

年纪到的好姑娘,有人打听是正常事,她想想说:“我也不确定她怎么想的。”

王梅看她对这几个孩子是比妈更像妈,说:“那也得你当长辈的把把关。”

这话说的是真的,赵秀云一下子来精神,说:“你先说说哪家的,我回头问问她什么意思。”

再怎么样,也得人自己愿意相看才行,说不准是更喜欢自由恋爱,现在有的小年轻就兴这一套,或者像她外甥成高,一点结婚的意思都没有,可能是早年给弟弟妹妹们当爹当妈给累的,下半生不想再养活一个孩子了。

要说王梅介绍的是顶好的人家,当年她插队时认识的人家,儿子考到沪市来,现在还在震旦念研究生,之后大概率是留校当老师,就想找个本地的小姑娘。

除开这些,她还压着声音说:“祖上老阔了,有点家底。”

这样看起来,条件倒是还行。

赵秀云只记下来,就岔开话题。

这种事,也没有马上就能成的,大家说说笑笑吃过饭,热热闹闹到下午才要散。

赵秀云看着这一片狼藉,长叹口气说:“有得收拾了。”

小麦干活向来最自觉主动,手已经凑过来说:“我来吧。”

本来肯定是用不着她的,但正好有事要说,赵秀云也懒得再找理由叫她单独说话,道:“行,你跟我洗碗吧。”

禾儿最是机灵,耳朵都快支起来,生怕错过哪些新闻。

赵秀云没好气拧她一下说:“擦桌子去。”

小麦还以为是有什么事不放心想问,知道是相看后一愣,说:“我还不急呢。”

她想做的事情太多,一时半会没把这件事排上号。

赵秀云觉得女孩子,痛快的就是开始挣钱还没嫁人这段日子,谁的脸色都不用看,很能理解说:“行,那我回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