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不想立功 第三更(第2/3页)

他小时候爱到处蹿,他妈三令五申不许往那边去,吓唬话说一箩筐,他忌讳得很,也惜命,知道李通打陪葬品主意的时候,吓得脸都白了,说什么都不干。

李通自有办法,也不用什么手段逼迫,只说:“行啊,那您请走吧。”

客客气气的,方川却知道,自己离开这里只有回老家种田一条路走,他除开走黑路,根本挣不到这么多钱,更何况他还欠着外账。

赌徒能有什么好的,方川只得咬牙带着他们回老家,没敢跟谁打招呼。

那着实是个大墓,瓶瓶罐罐的东西一大堆,李通有点眼力见,只捡贵重地拿,不然他们这么几个生人,进进出出岂不惹眼。

他也有门路,知道老外最喜欢这些,借着改革开放的风,联系上海外的亲戚。

头批文物里外一倒腾,出来十万块钱,方川分到两万,还没花干净呢,就被逮个正着。

他倒想负隅顽抗来着,可惜没这个本事,人家一问,就竹筒倒豆子倒得一干二净。

李通想撑也没用,同伙撂得都挺快,估计想落个认罪态度好。

此案上报国家文物中心后,派人去老家查过,确认是汉朝一位诸侯王之墓,考古意义重大,一时轰动,只可惜被李通卖掉的几件都来不及追回。

方海深恨这个弟弟不成器,连这种事都敢做,后续的事情都没管,要给他记功上报更是不敢领。

哪怕是他再不喜欢方川,终究是他弟弟,拿他的命换回来,只叫人不敢认。

在判决结果下来之前,整个人都长吁短叹。

赵秀云不免安慰说:“他是犯法,你总不能帮他瞒着。”

方海沉默片刻,说:“我要是不查,也许一辈子不会有人知道。”

他心里迈不过去这个坎,更别提老家来的消息,几位长辈都指责他太狠心,他妈已经昏过去,整个人都不好。

这种功,真是不立也罢。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左右为难。

方海私心里没想要方川的命,却最终做了这个推手,好在方川自己也很想活,关键时刻居然揭露出李通还私藏着几件四处挖来的重要文物,算将功赎罪,没被判死刑,只关押十八年,要是表现好兴许能捞个减刑,出来的时候才五十。

其余同伙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作案已经不是一起两起,统统是枪毙。

人能活着,方海也就不再那么内疚,毕竟方川是罪有应得,对老家传来的消息一概不理,专心致志写自己的结案报告。

这次他是头功,虽然没追回文物,但及时阻止接下来的盗窃,肉眼可见会有奖励,要不是还在熬资历,早就升职,而不是单单涨工资而已。

不过他还是很满足的,毕竟以后每个月就是多二十块钱,一年下来有二百四,够给媳妇买个小金镯的了。

赵秀云更不会去管这些,哪怕听说婆家到处骂她是“丧门星”也置之不理。

但凡儿子们有什么事,总是做媳妇的错。

她都习惯了这样的对待,看丈夫走出阴霾,就忙起自己的事。

七月份是震旦的毕业典礼,学校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仪式上也尽量安排得热闹些。

虽然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留沪,也有不少人是决定回到故乡的。

赵秀云忙着道别、吃散伙饭,一直到拿到毕业证书那天才消停。

毕业证书和派遣证明是一起的,她最终还是选择到电视台工作,八月一号就要去报道。

中间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她那颗跃跃欲试的心又动起来,比她先动的是孩子。

禾儿只等小麦高考结束,就立刻吆喝张罗着要去青岛玩的事,生怕妈妈忘记,特意来打招呼。

赵秀云这阵子是真的忙,都险些给忘记,毕竟是早就说好的事,再多的担心也没法说不同意,只能点头说:“想去就去吧,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