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原来不是贬义词

在今天的语境中,“顺手牵羊”这个成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顺手把别人家的羊牵走,借用来比喻趁机拿走或者偷走别人的东西,跟“趁火打劫”是一个意思。如同本书中的大部分贬义词一样,这个成语同样很冤枉,因为最初它根本就不是贬义词,只是描述一种客观状态的中性词。

“顺手牵羊”最早的雏形出自《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此处的“效”是进献的意思,效马、效羊、效犬就是进献给对方马、羊、犬,“右牵”、“左牵”是进献的礼节。马和羊为什么要用右手牵着,而犬为什么要用左手牵着呢?郑玄的注解是:马和羊用右手牵是因为“用右手便”,犬用左手牵是因为“犬龇啮人,右手当禁备之”。总之,不管左手还是右手,古人习惯的用手方式跟今天没有任何区别,即右手更灵便,劲儿更大。孔颖达则进一步解释,更加清晰:“马羊多力,人右手亦有力,故用右手牵掣之也。犬好龇啮人,故左牵之,而右手防御也。”因为右手相比左手来说更加灵便,因此俗语中就把右手称作“顺手”,取顺便之意。如此看来,“顺手牵羊”的最早语义其实仅仅是指用右手牵羊而已,并没有后来的延伸义。

元明时期,通俗文学发达,“顺手牵羊”以其形象性开始屡屡出现在各种文本之中,比如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所作《尉迟恭单鞭夺槊》,秦王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嫉恨尉迟恭,在哥哥面前形容他和尉迟恭作战,吹牛道:“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李世民不相信,让二人同去演武场比试,结果只一个回合,李元吉的槊就被尉迟恭夺去,自己坠马。这里的“顺手牵羊”一语使用的仍然是最早的语义。

因为“顺手牵羊”太过容易,所以大约从清代开始,人们就把这个成语借用来比喻趁机偷东西,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