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4页)

他任由那小子捣鼓琉璃捣鼓水泥,任那小子办小报开学堂,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学堂的事情还没鼓捣清楚,那小子又跟戴梓去研究火器去了。

火器那种危险的东西岂是一国储君能碰的,要不是那小子再三保证不会去火药局碰火药,他也不放心就那么将人放出去。

巧了,太子爷还真和他们家汗阿玛想到了一起。

新型大炮已经设计出来,接下来要琢磨的自然是弹药,朝廷有专门管理火药的衙门,叫管理火药局,专门掌管存贮火药,别其精粗,辨其物料,核其出纳之数,管理甚严,没有他们家汗阿玛的命令,他连大门都进不去。

当太子就这点不好,干什么都有汗阿玛盯着,三天两头要做思想汇报,好像爷儿俩不谈心就会生疏一样,汗阿玛太婆妈,又当爹又当妈直接一个人把俩人的活儿全干了。

父子俩半个月没见面,康熙看着红光满面的继承人,抿了抿唇很不开心,他在宫里担心的吃不好睡不着,这小子可好,出门后半个月没阿玛陪着,看上去竟然还胖了点。

老父亲将手里的书放下,哼了一声慢吞吞开口,“保成在火器营待了半个月,可有收获?”

“儿子怎会令汗阿玛失望,这些天和火器营的大人们一同研究火器,对火炮的制作颇有心得。”太子殿下脸上笑出了花儿,将少年人的骄矜表现的活灵活现,骄傲完又有些疑惑,“汗阿玛,戴梓戴大人的本事不比南怀仁差,您为何只用南怀仁?”

“谁说朕只用南怀仁了?”康熙站起身来,挥挥手让殿中伺候的人都退下然后说道,“朕让他们俩同时造火炮,南怀仁能依洋式铸造新炮,戴梓本事差些,要先看到枪炮才能仿制,孰优孰劣朕自然分得出来。”

“说到底还是咱们的火炮种类太少,连造旧样式的经验都没有太多,谈何创新?”太子撇撇嘴,再次感慨他们如今的武器还是不够看。

“再给戴梓些时间,他或许的确能造出些新鲜东西,但是现在与准噶尔大战在即,朕没那个时间给他磨蹭。”康熙扣了扣桌子,他是皇帝,要掌控全局,南怀仁已经垂垂老矣,新来的传教士还不知道怎么样,这种情况之下,他只能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国库穷的叮当响,想要钱他也给不出来。

一门大炮就要上万两银子,成功了还好,不成功那些钱就是打水漂,皇帝家里也没有余粮,他也舍不得霍霍银子。

太子满脸黑线的看着又开始哭穷的汗阿玛,摸摸鼻子心道他也没要钱,汗阿玛和他说这些干什么?

康熙将儿子堵的说不出话,眸中划过一抹笑意,喝了口水状似漫不经心的问道,“戴梓的炮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南怀仁造的火炮适应南方的地形特点,主要方便在战场上移动,当时三藩作乱,造炮的主要目的是平定三藩,现在要去和噶尔丹打,蒙古骑兵和吴三桂不一样,南怀仁当初造的那些炮估计起不到多少用处。

“再给他半个月差不多就成了。”太子殿下瞧着他们家汗阿玛的表情,捏捏下巴若有所思,“汗阿玛,您着急吗?”

康熙佯怒道,“这种事情,当然是越快越好。”

“老毛子那边又有动静了?还是准噶尔打过来了?”太子爷有些激动,“汗阿玛要亲征吗?亲征会带着儿子一起吗?”

“你快别叨叨了,叨叨的朕头疼。”康熙无奈的捂着脑袋,臭小子才多大一点就想随军,想都不要想,“俄国派使臣想和咱们谈判,朕估摸着他们的皇帝也派人去了噶尔丹那里,这谈判能不能谈成还说不准。”

他已经派萨布素在汴京加紧防守,如果老毛子不老实,那就不用客气继续打,国库再穷,给将士们的军饷也能扣出来。

大清自己能烧出琉璃后,他特意让匠人仿照洋人进宫的远镜来造千里镜,虽然造价贵了些,但是给军中配上几百支千里镜还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