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嬗代(第2/5页)

张幸面露喜色:“那下官就静候佳音了。”

~~~~~~~~~~~~~~~

静候了半个月也没有佳音传来。

因为吴选对章嶟说了赵司翰不少好话,章嶟内心对赵司翰并没有那么的满意。也不是他吝啬,而是他觉得,这个时候再增加赵司翰的份量,就更不容易推行他的新政了。章嶟对吴选说:“你不懂政务,这个话以的不要提了。”

无论吴选怎么说,章嶟都不肯同意。哪怕说为了拉拢赵司翰好给章嶟效力,章嶟也还是摇头。章嶟自己心里的一笔账算得明明白白的,只觉得吴选政治幼稚。

卡在了第一步,吴选一口气没提上来,被章嶟给憋回去了!

吴选无奈,只得先将此事搁到一边,他想起来张幸当时说的是两件事。一件事是拆了赵、钟联姻,当时他由于诡异的心思只问了这一件。一件走不通,他就想到了另一件“陛下是个爽快的人,只要有一政见合了他现在的心愿,再入政事堂也是水到渠成”。

那就干这个!

吴选马上有了新的目标!

这个“政见”其实是现成的,与其说是“政见”不如说是“方法”!吴选最近晚上总睡示好,时常做梦,梦境支离破碎,但总有一个不变的主角——公孙佳。一时是公孙佳知道他背后搞鬼,将他发配充军。一时是公孙佳给他安排外放他又回来的时候。忽然之间,曾经到公孙府里帮助阅卷的事又漫了上来!

对啊!

考试!

当时公孙府的选拔是怎么弄的来着?考试合格了给官。对了,当时是从燕王旧属里选,后来还有一次,她选属官的时候还放话是:仕林皆可应试!

这个好!

什么京派、贺州派、南派,统统见鬼去吧!个个自诩高贵瞧不起我家,我就引入一群狼来咬你们这群狗东西!

吴选越想越美,本来嘛,史书也有记载,更古早的时候,帝王下诏让各地推荐贤士,使“野无遗贤”,召了到京也不是马上就给官的,也要策试,即问问政见。从古礼上也能找出先例来!

不不不,不要让地方上推荐了,地方上推荐也必是些大族优先,譬如京师,让官员推荐首推必须是赵、容、李、江等大族,其次是勋贵人家,能轮得上几个白丁?就是要白身,出身也不够好,只能依附于我!

吴选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的细节,觉得自己也能办这个事儿。第二天上完朝,他没有马上走,而是去找了姐姐,陪吴宣东拉西扯了一阵儿,说:“想给大郎订门亲,又怕人家不愿意。与李家已是亲戚了,不想再与他亲上做亲,永远只有一门亲戚又算什么?想从高门另娶。”

吴宣对侄子倒是上心,说:“这样怕有些难,得为他求一官职才显体面。”

姐弟俩正说着,章嶟与政事堂掰了一回腕子果然到了吴宣宫中,看到吴选,说:“你也该来陪陪你姐姐,让你娘子得空也过来,她在宫里寂寞得很。”

吴选与章嶟搭上了话,趁章嶟在姐姐这里心情好,很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章嶟对他这个提法本身就很感兴趣,他才趁机把霍云蔚弄走,没了最大的刺儿头,今天就与“说话委婉”的赵司翰对上了。因为赵司翰虽然与霍云蔚不太对付,但是在辖制章嶟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霍云蔚觉得章嶟步子迈大了,赵司翰还是觉得章嶟步子迈得大了,赵司翰对章嶟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请他文火慢炖,别着急下铲子一通乱铲。赵司翰说话滴水漏还引经据典,章嶟说不过他,回了一句:“丞相也会做饭吗?君子远庖厨。”当时笑嘻嘻地把事儿给盖过去了,心里其实很不痛快。

他不同意吴选提议的给赵司翰赐爵位,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他或许“操之过急”,人却是在正路上的。而这一回,他觉得吴选这个主意就是在正路上了,章嶟也不吝于夸奖:“你这就有点样子了,仔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