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跑路(第2/4页)

公孙佳不接这个话茬,反而叮嘱他:“我也不担心哥哥,我担心的是嫂嫂。别让嫂嫂太陷入后宫的争端里,外婆和舅母们也是,她们是长辈,可也是臣。遇到英明君主,能讲道理能忍让,平庸的君主更需要别人的敬畏。公主与后宫走动本就频繁,可如今后宫这个样子不太好。”

钟源却是认真地说:“难道要看着陛下为女色所惑?”

公孙佳有点刻薄地说:“那怪吴昭仪吗?你摸着良心说,吴昭仪能强绑了他?还是能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逼他册封?”她摆了摆手,压下了钟源要说的话,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哥哥,你要看不清关节,体察不出原因,就永远也没办法解决这个事情。这个事儿,它根子在陛下身上!那个人啊,他缺关爱,在最缺的时候吴昭仪给了他!后来有了先帝关心,他就再也不缺别人了。错过了那个时候,谁都不行、给他再多也不行。就算吴昭仪这会儿死了,他也能借这由头再接连不断生出事儿来。”

钟源被她说得哑口无言,只得勉强说:“吴昭仪自己也不检点!”

“对!落章昺手里,检点的要么死了,要么生不如死。”

“她好歹也算是名门之后,怎能……”

“名门之后罚为宫婢,选去给章昺暖床,还不许她在王妃前头生孩子,好不容易许她生了,又被王妃打没了,”公孙佳摊了摊手,“我不说对错,只问人心。好好的一个孩子没了,以后再也不能生了。能不恨吗?哪怕是为了给儿子复仇,她做这些都是有情可原了。你可以反驳我,可要是你不明白这其中的关节,就别去议论她这些事儿,不然一准儿与陛下说不到一块儿去,倒逼得他愈发怜惜吴昭仪、与大臣们作对。”

不管钟源听没听懂前面的话,最后一句他听明白了,想了一下,说:“好。”

公孙佳想了一下,说:“哥哥,她已是昭仪、九嫔之首了。不再是东宫的侍婢,也不是藩王驱逐的孺人。如今她看咱们,好像外公他们看京派。”

钟源猛地一挥手:“有这一句话就不用再说别的了!明白了!她姐弟两个以后如何是两说,眼下确实不能再以奴婢狐媚视之了!”

公孙佳道:“我的意思,如果真的忌惮她,就把她限制在后宫,不要把她变成前朝的常客,天天的闹腾!”

钟源道:“我有分寸。”又自嘲地笑笑,“真是君臣分明,说来,她还沾了陛下的光算是‘君’了呢,我们一直都是臣。”他难得脆弱地湿了眼眶,他想到了自己的岳父,章熙待他比亲儿子也不差,平素亲昵更甚于亲儿。钟源对章熙一家“家人”的感情更重,到了章嶟时代,仍稍带了一些移情。

公孙佳与钟源聊完就对舅家放心了,有钟源看着,其他的人也不至于出大问题。

她再次入宫与太皇太后道别,太皇太后十分挽留,公孙佳道:“还是国事为重。”又请太皇太后给她一个印鉴。太皇太后问道:“这又是要做什么?雍邑不是留有各宫、各衙司的印鉴以做比对的吗?前头拿过。”

公孙佳道:“我要娘娘的私印以防万一,到时候娘娘拿一印在头、一印在尾,我核对无误才敢信。”

太皇太后吃了一惊:“难道会有什么事发生?”

公孙佳道:“我说不好,但愿没有。有备无患,免得以后忘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拿出一枚小印,在一张笺纸上印了,将笺纸交给公孙佳,郑重地说:“有一件事,太祖在世的对我说过,他为你卜为一卦,不绝如线。我知道如今朝上看起来还算太平,其实风暴就在不远。我与岷王,都系在你身上了。”

公孙佳心里一突,难得真正的吃了一惊,卜卦?她收好笺纸,也给了太皇太后承诺:“我与娘娘早是生死之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