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不管(第3/4页)

公孙佳道:“我的手艺还好吗?”

元铮笑笑:“很好看。”

“信也写的很好,”公孙佳说,“我写得很吃力。”

元铮这回真的笑了:“写得很好。”

两人慢慢走了一阵,元铮道:“政事堂在这边。”

公孙佳:“回家了。”她把手炉塞到元铮手里,攥着他的手腕将人拖出了宫,两人上了车直奔回府。

元铮道:“你请假了?”

公孙佳道:“让御史参我好了。”

~~~~~~~~~~~~~~

御史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参她这件小事的,她有太多的理由可以开脱,比如有什么政事堂的机密事务要处置,反正是机密,是御史不配知道的。就很气人!

元铮笑道:“让御史们听到了,比你真的干了什么还让他们生气呢。”

公孙佳道:“随他们的便吧,我今天高兴。”

元铮问道:“不能是因为我回来了吧?”

“为什么不能?”

元铮彻底开心了:“是太子自作主张向陛下进言让我回来的么?我怕这一回来打乱了你的布置,还要再费心筹划。”

公孙佳道:“雍邑的那些人,现在没个能领头的,他们拧不成一股绳。明年咱们再回去,它还是那个样子。别想那里了,既然回来了,那就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嘛!还是……你不想回来?”

元铮忙说:“不是!”

公孙佳也高兴了:“就是!你担心一件事,愁眉苦脸的也不能让事情就变好了,不如笑着去应付它。今儿有新鲜的鲈鱼到了,刚好给你接风!”

两人早早地回府,还没到饭点就换了衣裳围着熏笼说话。元铮说些雍邑的事情,公孙佳讲点京城的趣闻,公孙佳听说余盛干得还不错,到了雍邑第二天就开始翻拣档案、清查户籍,道:“他算是历练出来了。”

元铮道:“想他神神叨叨的时候,可真是……唉,幸亏是调教出来了。”

公孙佳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有人找你说秦王的事儿都甭应承,推给我。”

元铮忙问:“怎么了?”

“皇后太疼爱秦王了。”

章熙把秦王府的属官选拔交给了霍云蔚,秦王他还没正经开蒙,开蒙的事儿归公孙佳管。

秦王府旧有的属官或升或迁皆已流散,现在得从头开始攒。霍云蔚还得跟政事堂的同僚们有个差不多的交待,即使是霍云蔚选完了,还得发诏,得过政事堂议定,周廷给了他一水儿的南方士人,其中还有几个周廷的姻亲。这吃相有点急了。

霍云蔚抹去了其中一部分,王府的武职他选用了贺州老乡家的子弟。章起的师傅,他就一个南方士人再配一个京派名士,这名士还是皇太后家的族亲。

这么一通糊,政事堂的其他人默许了。谁都知道,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秦王一脉以后都是没戏了,他的属官其实就是个入仕的跳板。章起现在才四岁,等他长大,这些属官早不知道踩着这块跳板飞到哪一层去了。霍云蔚弄得大差不差,也就没人再去争执。

蒙师这事儿就有得说了,因为他近在眼前了,并且谁都能插两嘴,且不算正式读书不用经过政事堂。公孙佳被几个女人烦得脑仁儿疼,今天去后宫就是应付王皇后去的。

元铮听公孙佳这般说,问道:“还没定下来吗?”

公孙佳狡黠一笑:“怎么可能?”

公孙佳也会糊弄事儿,她不想与章起有太深的牵连,章起生母窦氏太妃的娘家也是书香人家,她也没问别人的意见,把孩子亲舅舅给推了出去。

章熙看这个人选也凑合,反正是开蒙!章起的舅舅原是王妃的兄弟,因此领到一个闲职小官,让他带着官职教章起是很合适的。

“是皇后不满意吗?”

公孙佳道:“可不是,前阵子她好像已经缓过来了,现在不知道怎么的,又想起来要孙子‘好好的’,我就问她什么是‘好好的’,是不是跟头先燕王似的?东宫已定,这个时候再争先,想什么呢?我告诉她,想要孩子好好的,先得让人觉得他没有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