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倒台(第4/4页)

纪家除了吃奶的孩子,人人能被弹两本。受公孙佳的启发,还有小官趁着看守的便利,从以往的弹章里翻旧案。当年有赵司徒帮忙压着,事没张扬出来,赵司徒也不干销毁奏本的事儿,都存着了。

宫里也不消停,有贵妃曾虐杀宫女的传言流出。如果余盛在,必然会说“大型团建”。

公孙佳想掺一脚都挤不进去,只好去看霍云蔚:“咱能紧着些么?”

“你急什么?”

“纪氏倒台,陛下才会透出对政事堂接下来的安排呀。可如果拖得太久,陛下觉得我们办事慢,再塞进两个人进来,干成这一桩除奸大事的人里,就要再添上别人的名字了。”

霍云蔚道:“放心,我来安排!”

可是纪家仿佛就是要给霍云蔚找麻烦一般,先是,纪炳辉的长子为父亲顶罪,认下了豢养刺客的事情。接着,纪夫人躲进了孙女纪英的府里也就是唐王府,拒绝交出自己的诰命印绶。受到启发之后,纪氏的子孙把数项罪名分着担了,想留下纪炳辉与纪宸二人。

纪炳辉如果不干净,则子孙都要受极大的牵连,如果他干净、子孙犯事,顶多是个管教不严。纪宸更是纪家立功的指望。纪氏依旧认为,如果北方战事吃紧,纪宸还有翻身的可能。

霍云蔚被他们绕得心头火起,堆起证据将纪氏给判了!将纪氏全家剥夺了官爵,一家子都削成了庶人。接着是抄没产业,查受贿。私兵也没收了。奴婢发卖。纪炳辉长子、长孙、次子等五人判了死刑、其余全家流放。

章昺故伎重施,要再与纪莹离婚。

章熙道:“你凑什么热闹?”并没有准许,又说纪炳辉夫妇上了年纪了,可以免予流放,发回原籍养老。乌易挺身而出,道:“臣请奉养恩师。”

章熙赞许地说:“很好。”为乌易在贺州安排了个悠闲的差使。

钟保国不高兴了:“陛下,他都不是官儿了,他家也就占不了那么大的坟头了吧?”

章熙道:“慎言!罪不及先人!”

他看起来倒依旧厚道,却又下令催促纪家人刻日启程,不许在京城停留!

这一下乌易走得都很仓促,好在他有了新的靠山,竟还能多出一辆车来载他的老师和师母。纪贵妃得到消息也出不了宫,章昺自顾不暇,纪炳辉竟连这辆车也无法推辞,除非他想步行被人围观。乌易于是恭敬地将他扶上了车。

满城的百姓都出来围观一个庞大家族的倒台,被逐出京的人不少,纪家这样倒得如此迅烈的真是少!人们心中充满了看热闹的兴奋,指指点点的,这是纪家某一房的谁谁。怎么还有人没有被赶出去呢?有知道的就说,那个被赐自尽了。

跟过节似的。

纪炳辉坐在车里,痛苦地掩上了耳朵,车慢慢地启动了,走不多久,又停了下来。外面的议论声越来越大,纪炳辉烦躁地问:“怎么回事?”

乌易毕恭毕敬地答道:“是靖安大长公主派去迎女儿遗骸的队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