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初战(第3/5页)

县令一懵:“啊?人?哦哦,张氏族人躲出去不少,不过张氏是本地大族,还是有些人留下来的。我……”

“收押了吗?”

“我将他们的宅子封了起来,派人看守了,许进不许出。”

公孙佳突然问:“汪斗呢?”

“啊?他……他家没什么人。”

公孙佳又问了几个问题,发现这县令有些魂不守舍了,她索性摊牌了:“说吧,你这县里有多少亏空?”行军打仗,一部分粮草靠长途运输,另一些生活的补给也要就地解决。公孙佳不去问书吏,因为书吏这些人老精明了,会编,会骗,是“吏”自有一套暗语话术。这县令看起来有点蠢,且是“官”,公孙佳对“官”更熟,更容易看出端倪来。

谢普也是做了二十年官的人,坐在公孙佳的下手,冷着脸看着这县令出丑。他很生气,他认为官员应该清正能干,这县令是给朝廷丢脸!谢普自己都没有发现,他对公孙佳还是有一点隔阂的心理的,县令是文官,是“自己人”,公孙佳也“算”自己人,这出身却是有点暴发户。文官在暴发户面前出丑,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生气的了。

谢普冷冷地给公孙佳提炼了一下重点,比公孙佳自己说的都准,他说:“就是说,张世恩把你的库给劫了?你又搜刮了一回民脂民膏?你还怕反的人不够多吗?!!!”要了亲命了!谢普自己就是个富贵公子出身,现在快四十岁了,也不大知道人间疾苦,可他有常识!

县令道:“可是剿匪要钱粮呀!他将能搬得动的都搬走了,等下官回来,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谢普道:“就是说,县城不是张世恩攻下的,是他跑了,扔给张世恩的。”

“谢公,不是下官无能,是当时情况紧急呀!”

谢普气得磨牙。眼前这人,糊弄上峰的文书写得极好,要是没有人亲自来看一看也就给糊弄过去了。毕竟逻辑自洽,写的还是真实的事件,只是隐了他自己的无能。

谢普对公孙佳道:“君侯,不能等了!”他建议公孙佳行使临机专断的权利,反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把这破县令的权收回来吧!别让他再折腾了!

公孙佳却没有答应,她现在是领的武职,不是文职!这场仗规模不大,相对应的,她这个“主帅”的权柄也就不大,像纪宸那样看不顺眼把地方官给参到罢官的都要被非议,她这儿收了县令的权?

公孙佳道:“别说气话。等这两天各府人到齐了,再说。”

县城,她是不进了的。县令这熊样,大军进了县城,怕不要挨黑砖!就地扎营,再调驻军的校尉过来问敌情吧。地方官是指望不上了。

然而校尉们也都不知道为张世恩和汪斗之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确实是不在一块儿了。

第二天,各府驻军的校尉们到了。他们给公孙佳提供了还算新的情报,比如张、汪二人的核心据点的方位。有了大致的方位,公孙佳就可以筹划调动大军围剿了,她心里已有规划。

又等了两天,周边四府的知府们没命地赶了过来。起初,他们赶路是有些怕的,张、汪二人的队伍行动迅捷,且又熟谙地形,他们怕路上被干掉了。但是军令如山,他们也只得硬着头皮赶过来了。

做到知府的,笨人也不太多,内里还有一个谢普当年的同学。两人十年没见了,见面就是这个情形。谢普悄悄挪动了脚步,移到同学的背后,小声问:“你们怎么搞的?弄成这个样子?”

“这么大的祸事,哪是我能搞得出来的?”同学也很抱怨的,“不在我的辖区,我哪有能耐去‘管’?邻居在家里放火烧房子,点火的时候我还不知道,等我发现了,他火已窜上了房梁,把我的房也烧了,我有什么办法?谢兄,这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