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缘由(第4/4页)

赵司徒夸赞纪炳辉长子的话又钻进了太子的耳朵里,弄得他喜也不是、愁也不是。

赵司徒夸着纪炳辉的长子,心里其实在翻白眼儿。这就是他下定决心与纪炳辉作对的原因——纪炳辉一张名单把朝廷未来二十年的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其中,纪家的长子那是要做个未来的文臣之首的,也就是赵司徒现在的位置。

这不开玩笑吗?那是赵司徒想让自己儿子赵司翰接的位。

赵司翰比纪家长子小十几年,看起来是没有矛盾的,完全是一代的年龄差,要说纪炳辉这想法也不错。但是!赵司翰的天赋、现在的政绩官声比纪氏长子要高一个等级不止,他的能力抹平了这十几岁的差距。

从生理上来说,是差十几岁,从晋升上来看,两人现在就位于同一代,是绝对的竞争者。除非两人分个雌雄,打个配合,做一对配合默契的贤相。

赵司徒将纪家行事的风格想了又想,觉得这是一家子吃独食的王八蛋,结了姻亲有好处也想拿大头的货色。那就不行了!

反观钟氏,公孙昂娶了钟秀娥,钟祥反手就是一个把女婿拱上骠骑去开府。公孙昂自己有本事不假,没钟祥的支持,他不可能走得这么顺利。再看公孙佳,亲爹死了之后,上好的肥肉,钟氏近水楼台还没下口去吞,公孙佳确实也是有本事,但是钟家没把她这丁点火苗兜头浇灭了,就是厚道人。钟源出征,公孙佳接了钟源的儿子来教导,又将出嫁的姐姐所出之子收入府中。再看她对公孙昂旧部的诸多关照,赵司徒还是觉得,跟厚道的人合作更安全些。

就是他们了!

纪炳辉的“安排”皇帝太子还不知道,赵司徒倒先知道了,旧家望族,自有他们的渠道。赵司徒当下联络了李侍中等人,茶水还没烧沸,计策就定了下来。

赵司徒城府极深,糊弄一个纪炳辉绰绰有余,纪炳辉这里还以为与赵司徒已经达成了和解。赵司徒转头就给钟佑霖做了证婚人,拉开了为期一年的频繁嫁娶的序幕。

钟佑霖成亲是在二月,这一年,以钟氏为圆心,辐射出了一张婚姻网,一共有七对男女喜结连理。可喜的是,这一年,北方一片太平,胡人竟未南下,乖巧得令人生疑。

公孙佳召来荣校尉,让他设法联系北方的消息网,探听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