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真相(第4/5页)

传说里,呃,也就是他八表舅钟佑霖的小破笔记里,记着关于他姨妈的手杖的一个传说。那柄手杖的杖头是一个向上张开的手掌的形状,照着故去的公孙昂的手形雕琢的,手背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痕,与公孙昂手背上的伤痕一模一样。

妈妈!救命!我穿到了正剧里面!

我当了六年的小丑……

余盛乖乖地听话上车,乖乖地回房休息,再也不敢跟虞清顶嘴,也不让书僮陪他逃课。

脑子里无限循环:我是个傻逼。

如果“古人”都这么牛逼,那就没他什么事了,余盛受到了震荡打击,再不敢作怪,只想着一件事:一定要苟到最后,金大腿让干嘛就干嘛。就当自己是个么得感情的机器外甥。

一直老实到了胡老太妃的寿辰当天。

公孙佳没指望他能有什么用,老实就行了,一眼扫过去,他也不敢哭丧着脸,还挤出个笑影来。

行,够了,公孙佳说:“乖。以后有喜欢的小娘子,都跟我说,都留给你。”

这个余盛是相信的,那是他小姨妈啊!一个正正经经的,没有恋爱脑的,现在也不考虑小姨父、也不仰慕容逸、也不跟吴选私订终身的……女王。

~~~~~~~~~~~~

余盛老实了,公孙佳就认为他是因为到了园子里游了一圈,被乔灵蕙收拾了一顿,又见多了漂亮的小姑娘,于是安静了。也就命人给他准备了新衣,到了胡老太妃寿辰这一天,带着他去钟王府去祝寿。

皇帝出席这样的场合,通常是会提前通知的,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给钟府脸面,三也是为了让钟府有所准备。

皇帝一出,带着皇后、有头有脸的妃嫔、太子、太子妃、燕王、齐王、晋王及他们的家着,皇孙里也几乎都来了,广安王章昺这样有妻有子的,也带着妻儿过来了。公主们也都带着驸马来了,其中好几个公主都嫁到了钟家。

然后是文武百官里三品以上、或者品级略低但是位置重要的。又有勋贵、国戚等等,能来的都来了。

钟祥的府邸再大也盛不下这许多人,这都搬了大半个朝廷来了,于是邻近的公主府都成了接待的地方。有些人到了,也只能被引进公主府里登记个姓名、礼物,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

公孙佳当然是能见到皇帝的,不但能见到,她还有一个固定的座位——老太妃的右手边,膝盖旁。左边对衬的那个位子是钟源的。

他们俩,一个是嫡系曾孙,另一个却是曾外孙女,但是在老太妃眼里都是“没爹的孩子”。老太妃自己就是个老寡妇,深知没爹的日子难熬,格外的心疼这两个人。

众人看在眼里,也都习惯了。只有皇帝抗议了一句:“阿姨,我坐哪儿呢?”

他们都穿着常服,虽也锦绣璀璨,却没有朝会上的肃穆劲儿,透着股人间烟火气,皇帝也极平易近人。

老太妃也心疼这个大外甥,嗔道:“你多大的人了?还跟他们争?过来。”

皇帝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真个蹲到了姨妈的面前。老太妃抬手摸了摸他的脸,说:“哎哟,还是那么的精神。”

皇帝就高兴了:“是,咱们都精精神神的。”

然后就带头给他姨妈祝寿。

按着辈份和等级来,一拨一拨的,没个停歇。一旁余盛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摆了,心里只有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流批!果然不愧是史上最强金大腿!跟着小姨妈,到哪儿都能看到牛人!

人们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小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们,遇到这样人多的场合行为错乱是很常见的。余盛好歹还跟着比划了跪拜的动作,再小一些的就直接“吧唧”到了地上。

祝完了寿,是摆宴、上寿礼。这个程序并不固定,反正钟家也不是什么特别有规矩的人家。老太妃今年很高兴,还带点得意,因为她最心疼的两个孩子,钟源和公孙佳都给她孝敬了极好的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