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疑点(第2/5页)

这个练字的毅力,它的存在也是违和的!

余盛这表现,跟他一直以来展露出来的脾性是不符的。

即使余盛满地打滚哭闹着说不要上学了,公孙佳都不会怀疑这有什么不对。但是余盛就好像不知道还有耍赖这个选项一般,苦苦压抑着本性,认真执行着写作业的指令。据乔灵蕙的说法,一天打这货八顿,比吃饭的次数都多,也没能把他打得改了脾性。

余盛身上不可能存在“自律”这种东西,虽说年纪小,性情还可以调教,习惯还可以养成,但在还没有动手的情况下他的身上出现了违反自身本性的东西,这就有问题了。

外甥出现了“反常”,公孙佳很自然地认为这中间一定“有妖”。

排除掉了“天性”、“受威胁”、“天性没耐心,但是就喜欢读书写字”、“受到余家长辈的嘱托”等等受外力作用的选项之后,就只剩下一个解释——这个外甥本身不对劲!

要么祖宗保佑,余盛“开窍”了,要么就是受了什么别的影响,这个得弄清楚。外甥发生了变化,培养的计划也需要稍作改变。

许多人、尤其是长辈会将晚辈这种看起来往好的方向的变化归结为“长大了”,就象“娶了媳妇就懂事了”一样,有个理由就接。

公孙佳却不这样想,她受父、祖的影响更深一些,一种变化如果不弄明白,战场上是会断送性命的。

将余盛这几天写的字按时间顺序一一排好,公孙佳依次将这些字纸看了一遍。伸指随意在字纸上点了两下。

有问题。

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有什么问题她现在也还说不上来,可这是她唯一的外甥。以前是眼睛没放到外甥身上,现在打算栽培了,那就得上心,仔仔细细地把外甥看一看,有问题就把这问题找出来,然后解决掉。六岁的余盛,能有多难收拾?

公孙佳叫来元峥,指指架子上的一轴字帖:“让他抄这个。”

元峥接了字帖去拿去给余盛,体贴地将字帖给余盛翻开了摊平放到书桌上,顺势瞄了一眼。心里有点诧异:怎么会让余小郎君抄写这样的复杂的文字呢?

不过他与余盛有着相似的心态,也认为公孙佳这么做一定是有深意的,一定有她的道理,是自己没有理解到。元峥暗中将这道不熟悉的命令记住了,预备日后看有个什么结果。两相印证,还能学到一点做事的方法。

自从看清了字帖上的字,余盛突然就激动了起来!

双手开始发抖:发财了!

这本字帖流传到后世只剩下一半了,是本朝一位名家的真迹,放到现在这个时间点已经算是好物了。一千多年后,这东西只剩下了一半的内容,另一半不知道怎么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散佚掉了。剩下的部分有一个所谓的“市价”,如果除以字数的话,一字约摸是市值五万吧大概,半本传世的字帖,共有两百来字。

仅剩的两百来字,被重新装裱过,后来他小姨父写了个十几个字的跋记,说小姨妈给小姨父少年时练字用的。毫无疑问,这十几个字的价值比前面两百来字只高不低,它们有明确的文物价值,正因为这十几个字,才能确定这件文物的真伪断代写作者等等。

这只是字面上的价格,因为它是一件传世的文物,在禁止交易目录的。所有的估值不过是收藏家的口嗨而已。

现在!小姨妈把这份东西给了他!!!

天呐!!!余盛想学土拨鼠尖叫!什么叫大腿?这就是大腿,好吗?!

而且这是一本全本的字帖!

理开了放在桌子上,尚未及被岁月浸染过,但就是这件东西没错了!他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看过的高仿品的!余盛抖着手,摸到纸声上,心尖直颤。这个价值,他是懂的。

一种“文化传承”的凝重感在他的心头滑过。他一定要好好练字,然后盯着这轴字帖,这字帖是他小姨父的,跟着字帖就能找到小姨父!只要这字帖在他手里,他又表现得很看重,小姨妈要把字帖给小姨父就会跟他说一声,他就能知道千呼万唤的小姨父终于出来了!他要先练好字迷惑小姨妈!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