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元夜(第3/6页)

“您为纪家确实操心了。”章昺嘲讽了一句。别人提婚姻也就罢了,太子妃一提婚姻,他就容易想起自己那个糟心的老婆也是太子妃给选的,也说合适的来着。

“我是为了你!你难道不需要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将军吗?如果公孙昂还活着,这件事我绝不会提,他忠于你阿翁,你父亲,也不会反叛你。但是最能让你阿翁相信的奴才,他已经死了。你还能信谁?钟家?你怎么能将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而不是信任自己的外公、舅舅?”

章昺收起了漫不经心的表情,抿紧了嘴唇,仍然说:“公孙昂还没过周年,尸骨未寒就这么对他的遗孤,不妥。”

太子妃深吸一口气:“你以为,自从公孙昂了之后,所有人都在哀怜孤儿吗?不知道有多少人盘算着他的遗产半夜里睡不着觉,想着自己能接手这个遗孤,做梦都能笑醒呢!咱们看着她,她在纪家还能有善终,落到别人手里,咱们就可以开始算算她的死期了。这门婚事,对纪家,对她,很合适。”

谈兵权,章昺是有兴趣的,他想让母亲再多聊一聊这方面的事。太子妃关注的点却已经转回来了,她已经聊完了“兵权”,兵权很重要,所以要搞到手才安全。下面就该讨论怎么巩固兵权了。

太子妃再绕到“婚姻”上面,章昺本能地觉得不妥。章昺再次强调:“这不是该这个时候谈论的事情,且钟家也不会就同意的。”

太子妃道:“我是让你先知道这件事,以后如果说起来,你不要一味的附和钟家。再者,公孙佳自己不是说了么?这是公孙家的事,跟钟家,没关系。”

章昺从来不认为公孙佳一个女孩子能有那么大的主意,轻笑一声:“这话,阿娘也信?”

太子妃还真信:“反正,她姓公孙,不姓钟。从年宴开始,我就在看着她了。很懂道理,知道礼数,知道不僭越。该在什么地方就呆在什么地方,不像钟家那一家人那么骄横无礼。又懂得体贴,知道维系颜面。”

“四姨母也这么想吗?”

太子妃道:“她脾气也不好,我自认还制得住。她已是外嫁之女,虽是长辈,也没了管娘家事的道理!晚辈进门,斟茶认错,这事就得给我揭过去。”

“阿娘就这么笃定,能将这婚事办成?”章昺只觉得可笑,真的可笑,就算太子妃说的兵权之事有几分道理,就算公孙佳真的是一个文弱守礼的妇人。人家亲娘还活着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钟秀娥肯把女儿嫁进纪家才真是见了鬼了!

太子妃认真地说:“当年公孙昂娶妻的时候,你阿爹出面保的媒,钟家已经占了一次便宜了。他钟家这些年权势熏天,尾大不掉,得到的也足够多了。这次轮也轮到纪家了。”

“阿娘总是说纪家。”

太子妃严肃地说:“你还没有醒吗?没有纪家就没有你我,没有纪家撑腰,我的太子妃未必做得稳。没有你外公在那儿戳着,你的兄弟们没那么老实!你要是手里不抓着点实在的东西,就是将身家性命交到别人的手上,全看别人的良心了。良心这东西,可靠吗?我们是占着‘嫡长’二字,这两个字是哪里来的?你,是从我这里来的,我,是从纪家来了。明白了吗?他们不能倒!”

章昺低下了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太子妃追问一句:“明白了吗?”

章昺没有如往昔一般唯唯,说:“我会认真想的。阿娘,这件事您现在绝对不能再提!对谁都不行!否则……”

“我知道。我会让你舅舅先不要给你表弟议婚,多的话我当然不会说,我当然知道分寸。”

章昺点了点头,一揖到地,辞了出去。

~~~~~~~~~~~~~

章昺出了亲娘那儿,只觉得不可思议。朝廷上的事情他当然会考虑,也会考虑到自己的弟弟们越来越大了,尤其这些弟弟都不是同母,二弟看起来还越来越不是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