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第2/3页)

唐志虎小声笑道:“邓大人说得轻巧,你当谁都有这份能耐?有了陛下这话,看还有谁有脸跳出来吵吵。”他倒极有自知之明:“英雄出年少,反正我是及不上姜侯的本事。年轻时候不如她,如今更是老来无用。”

邓老大人:“话也不是如此说,姜侯饭量还是很小的。”

唐尚书年轻时候饭量便不同寻常,老了也不减饭量,被邓老大人一句调侃气笑:“你这是骂我饭桶?”

邓老大人:“哪里哪里。”

姜不语站在皇帝身侧,感受着众臣落在她身上的目光,视线与独孤默相接,发现侍郎大人唇边笑意极浓,似乎很是开心,大有“凯旋而归”的架势,便悄悄向他眨了下眼睛。

独孤阁老捕捉到儿子的小动作,竟然当着皇帝与众朝臣的面与姜侯眉来眼去,一派小儿女情窦初开的傻模样,与以往在朝中老成持重大为不同,不由心中暗笑——再稳重的儿郎遇上心爱的人,想装也装不住。

老留王恰巧与独孤阁老站在一处,小声赞道:“你家小子眼光不错。”

独孤阁老实话实话:“运气也好。”

四皇子一党皆是脸色难看,万没料到皇帝竟能说出这番话,他们皆是文官出身,平日拍马逢迎,在朝堂上拉帮结派挤除异己做得熟练,若论耍嘴皮子他们还能一争长短,可若是跟武将拼战功,那便是笑话。

皇帝也不管众人脸色如何,拉着姜不语道:“从今往后,她便是朕亲封的姜侯,若还有不服者,来找朕理论!”

众臣见皇帝动了真怒,中立派与亲姜派齐道:“臣等不敢!恭贺姜侯!”

四皇子一党眼见大势已去,再无扭转的可能,为着自己头顶的乌纱也只得僵硬着脸来向姜不语道贺,再无人称呼“姜姑娘”,皆口称“姜侯”,显见得是没胆子跟皇帝理论。

姜不语孤军奋战多少年,没想到有一天还能收获这么多关爱,就连老留王也道:“姜侯若是一时半会不回幽州的话,闲来过府一叙!”

“一定一定!”

众人在皇帝的率领之下重新回到金殿,自有邓嵘指挥着禁卫军将所有箱子抬回去等着入库。

皇帝也不知道是被四皇子一党惹恼了还是怕旁人轻看了他亲封的姜侯,待得众臣重新列队站好,一连串的封赏便砸了下来,先是赐了定北侯宅子奴婢摆件器物金银绸缎等物,紧接着下旨令工部尚书派人修缮,又留姜不语年后再前往幽州。

邓老大人心疼的直抽抽,决定下朝之后就跟工部尚书吕思清好好沟通一番,让吕大人学会量入为出,俭朴修缮的要义。

姜不语谢恩之后又婉言拒绝御赐的宅邸,直言不敢打破祖上所立的规矩。

概因大渊立国之时,初代定北侯拒绝了皇帝封赏的大宅,只道姜氏一支往后常驻幽州,不必浪费,只留了个进城之后买的小宅子供侯府之人进京落脚。

皇帝感慨万千,当堂夸道:“姜氏高风亮节,国朝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面对赏赐却再三推拒,众卿真该学学!”又道:“姜侯虽推拒,但朕不可不赏,否则传出去天下之人皆以为朕赏罚不明老糊涂了。姜氏祖上所立的规矩原也没错,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老姜侯活着的时候大约没想过北境能够平定,大渊与北狄还有互通贸易的一日吧。往后边境无战事,姜侯每年总要入京住一阵子,难道就挤在一个小宅子里?”

姜不语叩头谢恩:“微臣谢陛下!”

“姜侯快快请起。”皇帝心情不错,也愿意聊几句闲话了:“过得几日,北狄小汗王便要入京,如今已经在路上了。你与小汗王不打不相识,到时候还要你来接待呢。”

姜不语:“臣谨遵圣谕。”

一场朝堂风波落幕,内监宣布退朝之时,众臣总算松了一口气。

独孤默来寻姜不语说话,工部尚书吕思清却逮着不肯放人:“陛下既然赐了宅子,姜侯不如趁着闲暇去瞧一眼,哪些地方需要增补趁早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