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第2/3页)

不过她老人家思想顽固,教训姜不语固然畅意,可侍候起来却谨守分寸,衣食住行皆是老仆的成例不说,若是有人对小主子不恭,就等着被发卖吧。

姜不语是个随意的性子,时常没大没小跟身边侍候的人开玩笑,但高妈妈却从不允许下似随意对小主子,可以说她在明轩堂的权威一多半都是高妈妈替她树立起来的。

橙苗却有不同的见解:“别是世子娶了少夫人,当着少夫人不好意思凶世子吧?总要给世子几分面子。”

提起少夫人,两丫头不禁相视一乐,只觉得自家主子健忘的厉害,在牢里住了几个月,竟忘了自己已经娶了媳妇儿,进门之后准备沐浴更衣,刚刚扯开了腰带,少夫人推门进去,直吓的主子尖叫一声,竟还问:“你你……你怎么在这里?”

明轩堂的人都知道世子沐浴不喜人打搅,但那是仆从,少夫人可是她新婚的妻子,自然不在此例,因而便将人放了进去,没想到差点闹出乱子。

外面院里侍候的人算是开了眼界,澄心澄意偷笑——感情主子连自家媳妇儿也认不得了?被赵芳菲的贴身丫环瞪了一眼,才收敛不少。

赵芳菲面红过耳,低低道:“我来侍候夫君沐浴。”

姜不语抚额——她在牢里时间太久,真将自己拜堂成亲之事忘的一干二净,进来便直奔浴房,想好生洗涮干净,还要去祠堂祭拜,哪知差点生出乱子。

“你先出去吧,我沐浴不喜人侍候。”

赵芳菲红着脸退了出来。

她成婚当日,侯府大乱,明轩堂众仆将院门顶起来,总算躲过一劫,但次日传来姜不语自投牢狱之事,赵远平那时还不知此事已经牵扯到了赵府,反正还没洞房,反贼儿媳也要被株连,便力劝赵芳菲跟他回京。

赵芳菲来时对婚姻生活充满了憧憬,在府里堂姐妹面前挣足了面子,不惜与赵芳瑜吵起来,如果刚刚拜堂成亲就灰溜溜的回去,除了要成为家族的笑话,她心里也着实放不下姜不语,于是便留了下来,催促赵远平回京。

赵远平在幽州耽搁了几日,带着家下仆从一路慢慢悠悠回京,还在为妹妹的未来发愁,刚踏进京城,正赶上赵府被抄,倒是在牢房里与父母亲族凑了个整整齐齐。

赵明悟醉心于艺术,从来不曾关注朝中风向,被亲父连累入狱,见到儿子也气定神闲,好似儿子出门野游回来,也不过问了一句:“你妹子呢?”

赵远平还不知道京中巨变,懵懵懂懂道:“她成亲之后留在幽州不肯回来。”

赵明悟叹道:“逃得一个是一个,世子许能护她周全。”便不再说话,转头去研究牢房墙壁的雨水污渍,总觉得像自己收藏的一幅画。

赵远平心道:世子自己都还在牢里,如何护妹妹周全?

他心中再惆怅万分,也不能飞去幽州,万幸男女犯人不同监,不然被三太太逮着刨根问底,他恐怕吃不消要将幽州发生的事情全倒出来。

*****

后来姜不语还未出狱,赵氏一党入狱的消息传到幽州,赵芳菲更是进退维谷,婆家与娘家都出了事,她也无处可去,只能死守着明轩堂安静的过日子,并勒令陪嫁的丫环婆子不许生事,省得惊扰了侯府住着的两尊大佛——武安侯与六皇子。

她只盼这两位忘了明轩堂还住着赵阁老的孙女,恨不得将自己缩成老鼠找个地洞钻进去,盼星星盼月亮丈夫总算出狱了,虽然被褫夺封号,可在造反一案中能逃得性命,已经算是万幸,她喜的眼泪都要下来了,总算终身有靠。

姜不语沐浴更衣,与长姐姜不言一同前往祠堂祭拜祖宗,赵芳菲的奶娘催促她:“少夫人嫁过来还未祭拜祖先,咱们也赶紧过去吧?”

姜氏祖谱便供在祠堂里,两姐妹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头,姜不语打开祖谱,划去金守忠的名字,将自己的名字添在姜鸿博之下,再次跪倒在姜鸿博灵前,自此之后她便改口称姜鸿博为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