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回乌迩的第十九天不必言……(第2/3页)

他挤上床,被子里面暖暖和和的,他舍不得睡,明早一起就要走了。

容姝抱住耶律加央,“那也疼……”

两个人闹太晚了,容姝困得不行,不一会儿就窝在耶律加央怀里睡着了。

睡前,她还在想,耶律加央可真暖和,一点都不冷。

耶律加央亲了亲容姝的额头,把人抱的紧了点,天马上就该亮了。

耶律加央睡得并不沉,心里有事,到点就醒了,容姝还在睡着,他舍不得把人叫起来,又怕不叫她会生气。

磨磨蹭蹭的,时间越拖越晚,耶律加央拿起一撮容姝的头发,轻轻扫了扫她的眼睛。

扫了两下,容姝睁开眼,天还没亮。

快到冬天了,天亮的晚了,容姝去握耶律加央的手,声音还有些迷糊,“你要走啦。”

耶律加央点了点头,“我早点回来。”

如果可以,尽量章中离开,章尾回来,绝不拖到下一章。

容姝把手伸到外面,让自己精神一点,“我给你找两件衣裳去……”

耶律加央:“我自己找就行了,裤子破了个洞,帮我补上,我走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

容姝:“嗯,路上小心些,多穿点,记得早点回来。”

*

九月初

乌迩落了第一场雪。

这场雪来的比往年还早,毫无预兆,雪下得早,也就是说今年比往年更冷。

雪像盐粒一样,并不大,草叶还是青的,覆上一层薄薄的雪,又像晨起还未化干净的霜。

有点冷。

耶律加央半个月没回来了。

商队上个月月底回来的,带回来不少东西,还是粮食棉花,布匹居多,容姝问了几句大楚的事,她不信她逃回来容誉什么反应都没有。

想杀了她,想抓她回去,还是想,等到四年后一锅把乌迩端了。

容誉不会什么都不做,他做事太绝了。

丹增只说永州戒备森严,换了新的城守,其他的城并未来得及看,乌迩人的相貌还是太过明显。

容姝如今也想不通,当初大楚军队怎么打进草原深处的,迁徙是大事,当时的确防备薄弱,商队每年跑一次,容姝希望有城墙,至少能护住乌迩人。

进可攻,退可守。

容姝道:“要保证军营和山上的棉衣棉被,多存些柴火,送一些防治风寒的伤药,每日再送五十斤姜块,每天早晚煮一次姜水。”

考虑的已是周到。

达娃低声应下,“王妃若需要什么,吩咐属下便好。”

容姝笑了笑,“天气严寒,王上在山上,乌迩大小事还请你多多费心,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

风雪侵寒,对乌迩人来说早已经习惯了,毕竟从记事起,乌迩就是这样的气候,但他们的王妃是从大楚来的,盛京地处中部,气候温和适宜。

容姝站在帐篷外面,脸冻得发红,达娃道:“王上不在,王妃多保重。”

是啊,耶律加央不在,容姝想问问耶律加央什么时候回来,又不好太催他,只能作罢。

下着雪,也上不了山,她回王帐看了会儿书,就去睡觉了。

长岭山也下雪了。

还青翠的草叶上裹上银白,树枝上压了一层,帐篷上也是如此,土有些硬,幸好当初烧砖慢,所有人都赶着挖沟渠,地基挖了老长。

今年冬天烧砖修建城墙,开春之前应该能修很长,留着山谷两边,最后动工。

耶律加央在帐篷里看城墙的图,城墙隔五十尺就有一个瞭望台,守城的人就在这里吃饭,站的愈高,望的愈远,城墙高三十尺,瞭望台高三十五尺。

耶律加央用笔在图上圈了几个地方,然后把图纸压在书中,出了帐篷,肩头落了不少碎雪。

雪比刚刚小了点,应该能下山。

正想着,就听外面人大声吆喝,“都过来喝姜汤啦!”

姜汤,他以前也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