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回乌迩的第十八天耶律加……(第2/3页)

乌迩的木匠打了模具,上面刻的是乌迩话和格桑花,大意是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乌音珠也来帮忙了,商队一走,她待着也没什么意思,每天除了看书,就想吃什么。

做月饼她不会和面,调馅儿,但是会包,一层饼皮,一层酥皮,再用模具一扣,月饼就出来了。

也不知道容姝是怎么弄得的,饼皮有点油,却不腻,颜色偏黄,而里面一层油酥很软,沙沙的,闻着很香,馅儿就各种各样了,乌音珠偷偷吃了点葡萄干,这算是乌迩的特产,真甜呐。

容姝在准备牛肉馅儿,和包子饺子馅儿不一样,包包子生肉都行,大块小块都没事儿,可是月饼里的馅儿,口感要干一些,有颗粒感。

容姝先把肉切成小的肉粒,然后用油炒了一遍,炒至微微发干却不硬,再放香料,一点辣椒,盐,少量的糖,口味是咸甜口的,还有点辣。

算是照顾了大多数人的口味。

牛肉粒颜色是褐红色,外面沾着一点辣椒,看上去特别下饭,乌音珠想,这盆牛肉粒,她拌米饭就能吃两大碗。

而蛋黄馅儿更简单,一个蛋黄,一层酥皮,一层外皮,做出来的月饼圆滚滚的。

看着就好吃。

月饼烤上,容姝问粉条运上去了吗。

尼玛闻着香味简直飘飘然,“运了,中午饭一会儿就能做。”

今天中午该吃土豆红薯牛肉煲,又加了一道菜,是牛肉白菜顿粉条,牛肉用的是筋头巴脑,有肥有瘦,这样吃着香。

容姝点了点头,“月饼做好了趁热送过去吧,剩下的给这几个婶子分分。”

忙活一上午,也就做了六千多块,一人还分不到一块呢,别人只能记着法子,回家自己做。

容姝递给尼玛一个布包,“这个给王上。”

耶律加央在山上,日子肯定不好过,带去点好吃的打打牙祭。

尼玛:“放心,我肯定亲手交到王上手里。”

容姝今天站的久,太累了,想回去躺一会儿,她脸色不太好,乌音珠有些担心,“要不要找大夫看看。”

容姝就是站久了,“我回去睡一会儿,你快去吃月饼吧,等晾了好吃一点。”

另一边,山上工人干活都浑身力气,他们早上看见了,从山下运上来不少的肉,还有粉条。

好几十捆,今天饭肯定差不了。

姑娘们一早就忙活开了,备柴,烧水,切肉,切菜,泡粉,还有烙青稞饼的。

乌迩的主食就是青稞饼,只不过这个饼里加了葱油,比一般的饼更香。

锅下烧着柴火,在灶台边热得很,锅里炖着肉,土豆和红薯块要等后面再放,不然全给炖散了。

当然也有爱吃这样的,一碗菜黏黏糊糊,泡着饼吃,最好吃不过。

有的锅炖的是牛肉白菜,白菜放得早,入味快,等快熟的时候放粉条,乌迩的红薯淀粉多,所以粉条更有嚼劲,煮的时间长最外面一层会化掉,让汤汁更稠。

姑娘们做饭做的热火朝天,就是不知道为啥今天有两个菜。

“尼玛大人说了,今天是中秋节,咱们回不去,所以多加个菜。”乌迩人对中秋没有感情,能吃肉是最好不过了。

“听说中秋是团圆节,要是能回去就好了。”

“回去有啥好的,能有在这儿吃得好?”一个胖胖的圆脸姑娘咽了咽口水,“这锅菜闻着就香,在家只有蒸土豆和青稞饼。”

一众人哈哈直笑,虽然出来好几天,挺想家的,但是她们是为乌迩做事,王妃来乌迩两年多了,只回去过一次,跟王妃比,她们可好太多了。

中午饭熟了,工人们纷纷把手上的活放下,拿饭碗排队,不争不抢的,一勺土豆红薯牛肉煲,一勺白菜粉条炖牛肉,一张大饼,这是他们的午饭。

盛了饭找地方坐下,埋头苦吃,耶律加央排在后面,原本是说单独给他送过来,但他懒得麻烦,反正是一样干活,自己打饭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