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4/4页)

两人很快就开始了计划。

但开设医馆,教人医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相对贫穷的地方,许多人糊口都难,又哪里有兴趣去学习中医?

但一万个人中,总有一个人愿意,华宁跟齐大夫一边帮人看病一边教人医术。

他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培养了四个年轻人,分别在四个村子里开设了中医医馆。

这四个中医医馆的开设,直接让这四个村子周边的人都享受到了看病的好处,平时有个哪里不舒服都可以去看,实在拿不出钱可以赊账,反正看病是第一。

最开始医馆当然是亏钱的,华宁跟齐大夫就垫钱进去,但社会上的好心人还是多的,加上他们医术了得,不少人就开始往医馆捐钱。

有了这四个医馆当先例,愿意跟华宁个齐大夫学习医术开设医馆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对中医热爱,但也确实都是善良愿意付出的人,每一个都既热情又努力,吃的了苦,忍得了漫长岁月里的枯燥。

转眼两年过去,齐大夫跟华宁都受了常人想象的考验。

他们四处奔波,费尽口舌,接触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被人暗算过,也失败过,但眼见着一家一家医馆成功地开设出来,很快也受到了国家的关注。

华宁跟齐大夫上了新闻,但两人并未露脸,只是名字被打了上去,全国各地贫困地区几乎都能看到仁心医馆。

无论你有没有钱,去了仁心医馆,大夫都会先给你治病。

而在这两年的历练之中,华宁得到了极大的历练,但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她因为常年熬夜看书,研究病症,四处奔波,年纪轻轻就腰肌劳损得厉害,肠胃也变得很差,这些都是要靠休息好好养着的,但她怎么可能会休息呢?

义诊出去两年多,华宁跟齐大夫回去了一趟海市。

仁心医馆的其他人见他们回来了,都激动不已,就连从前一直对华宁看不惯的孙萍萍也默默递给华宁一杯热水。

无论如何,她都的确钦佩华宁出去义诊这两年多的壮举,也更震撼于华宁帮助齐大夫建设了那么多医馆的壮举。

医馆宛如过年,但华宁跟齐大夫却没有待多久。

齐大夫接了一个电话,说是边疆处的一个县城爆发了一种皮肤病,很多援助建设边疆的同志们都染上了这个病,当地也很多居民染上了,内地很多医生都赶了过去,但迟迟看不好。

他立即决定动身过去,而华宁也义不容辞地开始收拾行李。

边疆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镇守边疆的同志们都无法保证健康,那一个国家的稳定还指望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