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7/9页)

通过张勇的描述,胤祐心里其实已经大致了解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心狠手辣,奸猾诡诈,为了利益,兄弟手足说杀就杀,毫无亲情可言。

但却十分勇猛,且又有谋略。他还有这显赫的宗教地位,是个活佛转世。

胤祐有点奇怪,活佛转世竟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其善于对自己的至亲下手,连侄子的老婆都要抢,他究竟信的是什么佛法?

不过没过两个月到了夏天,又到了康熙巡幸塞外的日子。反正夏天皇子们的课业都比较松散,自己带上书本背就是了。

于是,除了大阿哥和三阿哥,康熙也把后面五个儿子一起带上了,老九老十太小,暂时就不带了。

而他们这次出去,除了巡幸塞外,行围,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

二公主是正月受封,被康熙封为和硕荣宪公主,赐婚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

虽然序齿为二公主,但是她却是康熙真正意义上的大女儿。她出生时正是荣妃最得宠的时期,为康熙生下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

最终活下来的就只有二公主和三阿哥。

同样是蒙古和亲,比起远嫁科尔沁的纯禧公主,荣宪公主嫁的巴林部距离京师不足千里,就在古北口外不远处,康熙只要巡幸塞外就能见到这个女儿。

这也算是对大女儿的一份恩宠。

临走的时候,荣妃眼睛都哭肿了,在她连续失去四个儿子那段时期,是这个女儿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后来三阿哥出生,被康熙送出宫,抚养在大臣家里,仍然是这个女儿陪在她的身边。

一转眼,女儿养到了二十岁,终于要出嫁了。

就算比起大公主,她的女儿也算嫁的不那么远。

可是,她一个久居宫中的后妃,想要见一面又谈何容易。

她这次本也想送女儿出嫁,可是她这个年纪,早已经失去了康熙的宠幸,很难有伴驾出行的机会。

皇贵妃拍着她的手背宽她的心,让她在宫中打理好后宫事宜,二公主就交给自己吧。

胤祐这是第一次送姐姐出嫁,这一路上,他比三阿哥这个二公主的同胞弟弟还要激动。

竟然还主动向康熙提了个要求:“阿玛,我能不能去马车里陪二姐姐。”

“不能!”康熙无情的拒绝了他,“你以为还是小时候吗?你二姐姐要嫁人了,你也不是小孩子了。”

胤祐嘟了嘟嘴,搞不懂他才十岁,怎么不是小孩子。再说了,就是因为二姐姐要嫁人了,他才想陪陪她呀。

皇贵妃摸摸他的头:“额娘替你陪你二姐姐,你就骑马陪在二姐姐的马车旁边吧。”

胤祐也只好接受额娘的建议,跟他三哥一起,骑着马跟在马车旁边。

胤祐发现,就算是姐姐要远嫁蒙古,三阿哥脸上仍旧是那副淡淡的神情。

他总是这样,脸上带着浅淡的笑意,不会为了什么事露出太过喜悦的神色,也从不会为了什么人而伤心难过。

他才是那个真正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或者根本不把这些事情放心里的人。

巴林部并不远走几天就到了。荣宪公主的额驸与公主年纪相仿,去年就领兵参与了乌兰布通战役,颇得康熙赏识。

胤祐在宴席上仔细打量了这位姐夫,长相就是个标准的蒙古勇士,又高又壮又黑。

公主和额驸成婚的府邸虽然没有皇宫那么气派,但也不错,反正胤祐是很满意的。

而且据他观察,草原上的人好像都不流行娶很多老婆,他觉得这一点就挺不错的。

荣宪公主大婚之后,康熙又继续带着儿子们巡幸各处,然后返京。

回宫之后,接下来要准备的,就是太子胤礽的大婚。

礼部准备了这么些时日,查阅历朝历代的典籍,但其实整个流程与大阿哥成婚时并没有很大不同,只是花费上要略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