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7/8页)

胤祐说道:“咱们可以多建一些玻璃房子,让全京城的百姓也建,在里面种只有南方才能吃上的蔬菜和水果。他们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出去卖。”

太子笑着点头:“嗯,是个不错的想法。”

“还有还有!”小家伙急着向乌库玛嬷、阿玛还有太子哥哥炫耀,“承露轩的窗户都换成了玻璃,白天看书房间里可亮了。到了冬天,既可以有阳光,又不用挨冻,屋子里可舒服了。咱们把所有房子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的吧。”

现在造办处已经掌握了建造这种平板玻璃的技术,玻璃厂也可以大规模生产。康熙想了想,又问太子:“你意下如何?”

太子想了想说道:“那儿臣一会儿就去承露轩瞧瞧,若是真有小七说得那么好,咱们就让内务府的人先量好各处房屋窗户的尺寸,再找玻璃厂制作出来,装上就是。”

小家伙听了开心得不得了:“咱们用上了,不久之后就让全京城的人也用上,最后让整个大清国的老百姓都能用上。”

皇贵妃问他:“那岂不是要建好多玻璃厂。”

小家伙说:“那就建呗,就建在那些不适合种庄稼的地方,这样那里的百姓就可以去玻璃厂工作。”

他想的倒是挺多,不仅要解决衣食住行,还要解决民生问题和就业问题。

康熙也不知道这小家伙脑子里成天都在琢磨些什么,可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善良,他有了什么好东西,第一个就会想到太皇太后,又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给所有人。

小家伙又说:“还有水泥,现在咱们不是已经掌握了烧制水泥的方法,据说比烧制瓷器容易多了。河堤修好之后就能用好久,所以咱们可以用水泥来修桥铺路,造福百姓。”

太子看着弟弟,觉得他真是聪明又可爱。这次不等皇父问他意见,自己先夸上了:“小七想得越来越周到了。”

太皇太后身体康健,皇贵妃也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太子在处理政务方面更是已经熟练上手,慎重又周全,另康熙颇为满意。

帝王心情大好,又跃跃欲试准备带着儿子们出古北口,到塞外巡幸,顺便了解一下喀尔喀诸部的情况,以及与准噶尔的战事。

因此,这一次,路线和往年稍有些不同。

这一次,他带的人可不少,凡是年满八岁的小皇子都带上了,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以及裕亲王、恭亲王一同前往。

唯独将太子留在京城,继续跟内阁一起,帮他处理国事。

太子现在已经成年,大婚也已经上日程,就等着礼部把制度和流程定下来。

小时候,康熙最宠爱的就是他,上哪儿都得带着。现在长大了,康熙到哪儿都不带他,而是把监国的重任交给他。

出了古北口就是蒙古塞外,行至木兰围场,皇上每年巡幸塞外的必备项目自然是行围。

诸位小皇子已经长到了这个年龄,也是能在围场内大显身手的时候。

大家学了这么些年的骑射,也跟着阿玛多次到南苑和木兰秋狝,巴不得有这么个机会,能在皇父跟前表现一番。

头一天晚上,大家聚在行宫的花园里纳凉,五阿哥就说:“明儿我要射一头梅花鹿,把鹿茸和鹿皮让人给皇玛嬷送回去。”

六阿哥说:“那我要射一只兔子,烤着吃可香了。”

胤祐立刻点头附和:“对对,六哥给我留一条兔腿。”

八阿哥笑了笑,没有说话。

保泰皱了皱眉:“那我就射一只狍子吧,据说它最傻,很容易射中。”

这时候,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从别处走来。

几位兄长听到他们的谈话,各自脸上都露出了截然不同的神情。

大阿哥一脸“听你们这帮小崽子吹牛逼”的不屑神情,四阿哥对行围兴趣不大,每年都跟完成任务似的。三阿哥脸上总是带着一贯的笑意,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