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7/8页)

晚上的家宴上,荣妃忽然在太后和皇上跟前提起个事情。

“照理说,太子明年就十六了,也已经成年。虽然礼部查阅典籍,制定太子大婚的流程还需要一些时日,但太子身边也不能没有人侍候。”

“照理说,臣妾位份低微,这事儿轮不到臣妾操心。但太子小时候,皇上国事繁忙,臣妾奉命照料过太子一阵。先皇后曾有恩于臣妾,臣妾实在……”

十几年前,宫中妃嫔制度并不完善,康熙老婆娶了一大堆,除了中宫皇后,其他全是庶妃,地位比宫女没高出多少。

皇后生下太子不久驾崩,康熙一个人带着孩子多有不便,那时候荣妃正是得宠的时候,先后为康熙剩下四个儿子,全部夭折,身边只有一个小公主。康熙有时候脱不开身,就让人把胤礽带去钟粹宫让她照看着。

但这个时间并不长,后来荣妃生下三阿哥,太子也渐渐长大了些,康熙便能带着他一道出门去了。

无论如何,那些年荣妃给过太子一些,他确实的母爱,太子也让荣妃在几次丧子之痛中走出来。

胤祐坐在太皇太后身旁,听到荣妃的话,忽然想起来,三哥说太子哥哥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叫他去下棋谈心。

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不错,想必就是从幼时积攒而来的。

后宫谁不愿意为太子操这份心,但别人想操心还操心不上。那毕竟是太子,冒然在皇上和太皇太后跟前提这些,很容易被当做别有用心,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也只有荣妃,多多少少跟太子有那么一点养母和养子的情义,她在康熙跟前一向口碑不错,为人忠厚本分,就算年纪大了圣宠不再,但康熙对她还是不错的。

康熙点了点头,笑道:“还是荣妃想得周到。”

荣妃忐忑不安的心总算落回到肚子里,脸上才刚刚绽开一点笑容,却听康熙说道:“这事儿就交给皇贵妃去办吧。”

皇贵妃最反感的就是给皇子找侍寝格格这个差事,之前惠妃就为了大阿哥找过她好几次,她一直都在用各种借口回避。

惠妃早就对她颇有微词,想必这事儿也早就传遍了后宫,只是大家碍于她的身份只敢在背后议论,不敢当着她的面提。

尤其是那些育有皇子的妃嫔,背地里,还不知道要怎么揣测她的用心。

现在大阿哥已经出宫建府,要讨多少小老婆她也确实管不着,也不关心了。

本想着,太子的事情一直都是由康熙亲自在过问,轮不上她操心。

没想到,现在有人主动站出来,替她操这份心。

皇贵妃坐在自己位置上,低着头,就当听不见,死活不表态。

荣妃在这个时候提太子的事情,本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

惠妃早就说过,大阿哥指派侍寝格格的事情上,皇贵妃推三阻四,不肯配合。以后各位姐妹的皇阿哥,就自求多福吧。

她若是能借此机会,把替太子物色侍寝格格的事情张罗下来,那以后她的三阿哥不就不用指望皇贵妃了吗?

于是,荣妃见康熙并无不悦,也没有退下的打算,继续争取道:“皇贵妃要统管整个后宫,平日里事务繁忙,臣妾也是想要替娘娘分忧。”

娘娘还坐那儿跟自己较劲呢。一方面她告诉自己,管好自己两个儿子就行了,别操心别人的儿子,吃力不讨好。

一方面,她又真的没办法说服自己给十二三岁的孩子安排两个小老婆,她过不了自己这关。

康熙始终记得当初皇贵妃跟他说过的话,他也知道,皇贵妃不肯为大阿哥指派侍寝格格是觉得孩子年纪太小,应该长大一些。

他刚才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这个事情由皇贵妃做主,她要选谁,什么时候选,怎么选,都是她的事情,奈何荣妃却没能领会皇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