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不纳粮,不当差(第2/3页)

其实一直以来,朱国强都在考虑着怎么样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为此他查阅过很多资料。有不少资料都提到,近代军队由少量精锐军官团和大量经过训练的贫民炮灰士兵组成。士兵作为消耗品,在军棍和皮鞭的训练下,士兵成为机械的战斗木偶,成为军阵的一个组成部分,畏惧军官手中的皮鞭更甚于畏惧敌人的子弹。

但还有一种说法近代军队的战斗力是靠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维系。到底那一种正确?其实两者都对,只不过前者是19世纪之前,后者是19世纪前期欧洲民族主义觉醒后。

当然对大明来说,第一种更符合大明的实际,甚至朱国强也正是靠着残酷的军法维持军队的战斗力,但是这只是一时的,他需要的是一个长期体制。

最终,思来想去后,他还是把目光放到了卫所!卫所制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余地。只要加以改进,其实卫所制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些优待是什么呢?就是,卫所军籍兵丁所领军田不纳子粒粮,兵丁平时不服差役以及各种徭役!”

终于,朱国强丢出了他的杀手锏。

“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纳粮,不当差”

“什么不纳粮!不当差!”

众人无不是为之一惊,其实大明的卫所军户确实是不纳粮、不服徭役的。不过这也是只是名义上而已。

其实大明的军户,说白了类似于魏朝的屯田兵,他们屯田所得的粮食超过一半要作为“籽粒”上交,甚至许多地区剥削比例高达七成以上,差不多等于国家农奴。名义上,籽粒是归国家所有、供作战的旗军作为军粮使用,但实质上则是被世袭军官所支配。不仅如此,世袭武将更是大量夺取卫所屯田、奴役军户来进行耕种,军户又变成了武将们农奴,在这种情况下,军户被歧视和逃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除了世袭军官以外,有什么人愿意甘心“献了终身献子孙”地充当奴才。

正因为知道其中的道道,他们才会觉得恢复卫所制,肯定会引起兵乱。

但是现在世子爷这么一说,大家却只看到了好处。不过与他人的惊讶不同,出身普通军户的黄得功目中却闪过一道喜色,这个看似简单的“不纳粮、不当差”对于普通的兵丁来的意味着什么。

“世子爷,要是这样的话,那弟兄们必定会欢喜的很,‘不纳粮、不当差’就是秀才也不过如此啊!”

“哎呀,就是秀才也比不上啊,要知道也就只免粮两石,丁两人罢了,那顶得上这个,世子爷,是军户一家人都不用服徭役吗?”

“是啊,不纳粮、不当差,那要他们干什么?”

面对他们的询问,朱国强笑道。

“当然是要他们服兵役了!这个不纳粮,不当差,是不纳田赋、不交子粒,也不交丁口钱之类的杂税,不当差,除了不服徭役之外,卫所也不能差遣他们服杂役,当然,这并不时意味着,他们就不用服兵役,他们每年还是要抽出一些时间用来训练的。”

大明国初的,卫所军人“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到了内地就是是“两分守城,八分屯田”,可实际上不管是普通卫的屯八戍二还是屯卫的全民屯田,专职屯田生产的永远占大头。屯田是官军的主业,是生存之本,久而久之最后军人大都变成了农夫。

朱国强当然不会犯历史上同样的错误,毕竟,他所需要的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而不是农夫。而且在另一个世界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嗯,这个训练怎么说呢?就是每隔几天操练一天,以百户所为单位,每年农闲时,以千户所为单位入营集训两个月。到了40岁就可以免除训练。平时只在当地训练,需要征召时,由大将军府下令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