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三站:“风宿青旅”(19)(第2/3页)

木慈的动作下意识顿了顿,左弦听了也没反应,笑道:“安稳有安稳的玩法,闹腾有闹腾的玩法,游戏嘛,自己玩高兴了就好。”

“这倒也是。”老人点点头,摸摸下巴道,“你们队里那个小姑娘倒是挺入戏的,走鬼林子的时候还说她的人设就是胆小,所以肯定会叫。就是有几个太倒霉了,骰子一扔,人就出局了,说起来,怎么不见她?你们回去没闹矛盾吧!”

游戏……这一切只是游戏?只是骰子……只是出局?!

木慈想起那些尸体,想起艾巧临死前的悲鸣,想起等待着她咽气时的煎熬跟绝望,如同毒虫一般啃噬着内心的痛苦,几乎按捺不住自己。

左弦却抓住了他的手,将木慈死死留在了座位上,面不改色道:“游戏而已,没什么好矛盾的。”

老人“哦”了一声。

“对了。”左弦又道,“老板,以前也有人来玩这种游戏吗?”

“有啊,怎么没有。”老人笑道,“不过来旅舍的人嘛,来去匆匆的,很少人对民俗有兴趣,也没有几个人愿意跟我这个糟老头子玩,再说这种东西浪费的时间长,你们之前也就两队人对这个好奇。我还记得第一波是十三个人,第二波嘛,好像是十七个人,都挺多的,第二波那个带队的年轻人我记得姓冷,叫……叫……”

左弦几乎是下意识脱口而出:“是不是冷秋山?!”

“是!”老人一拍大腿,“你们认识?”

“朋友,这地方就是他推荐的。”左弦撒谎从来不打草稿,笑了笑,“然后呢?”

大概是难得有客人会主动聊天,老人显得很兴奋,跟左弦说了不少自己的事。

原来他年轻时是研究风俗文化的,后来退休闲不住,就开了这家青旅,别看这人年纪上去了,实际上脑子很可能比一些年轻人还要灵活,前几年孙女来找他的书,借地方跟同学玩跑团游戏,老板也是那会儿了解到这种新游戏的。

而且比起一些写好的故事,老人更喜欢自己现场按照风俗编出一个连贯的恐怖故事来。

苦艾酒靠在椅子上,大大咧咧道:“老爷子还挺潮啊。”

如果没有人真正死在这个故事里,木慈倒是很想夸赞老人的急智跟知识量,能把许多毫不相干的陋习完美融入到同一个故事里,起承转合,跨越几十年光阴居然都能合上。

从第一波人的拍喜开始,到他们这波人的冥婚中止,甚至不能算是结束,毕竟老爷跟夫人还没有死,死掉的只是作为旱魃的大少爷。

陆晓意听了许久,忽然开口道:“那大爷,你怎么会想写一个这样的故事。”

“这嘛,话说来就长了。”老人顿了顿,目光炯炯,一改之前懒散的风格,“一开始就是想让大家多了解了解,激点兴趣起来。后来发现大家爱看恐怖的,就开始整理那些陋习,可这些东西,大家该知道,却不该提倡。我就故意设置圆寨这种闭环的建筑,再让它埋在土里,这样既营造了恐怖感,也让这个封闭的旧社会跟这些陋习一块儿入土,大家体验了解下,就过去了。”

没有过去,还有人留在了那片土地里,跟着那些……本该早已入土的东西一块儿长眠。

木慈忽然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吃过饭后,老人已经因为刚刚的聊天,对他们显出十万分的亲热,仿佛忘年交,不但给他们推荐了附近好玩的地方,还说了什么地方的东西好吃,哪里的景点好看,什么地方会宰客,一五一十,无微不至,格外的殷勤实在。

大家借口昨晚睡得太晚,还要休息,并没有被这片热情熏坏脑子,傻到走出门去。

青旅里冷冷清清,显然不常有客人来,到正午时,众人去退房间,那些名字还留在纸张上,大多数却已经变成故事里一个惨淡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