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第2/2页)

所以两相对比之下,采矿型泰坦为什么会做的这么丐版,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过陈新对此倒是有些不太满意,这倒不是说他对采矿型泰坦的设计思路有什么不满,而是觉得可以再改进一下。

问研究员要过了一台正在测试的采矿型泰坦,他自己坐了上去,试着操纵了一下,和之前坐过的原型机也进行了对比。

不得不说对比着实强烈,驾驶的舒适感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然,总体来说,采矿型泰坦还算是凑合,虽然驾驶室……不,那只能叫驾驶位,驾驶员完全裸露在外可称不上是个“室”。

虽然驾驶位的舒适感不足,而且完全裸露在外,但考虑到矿工的工作环境是在地下几百米的井下,这种简便的设计倒是没太大问题,就算是露天矿场使用,只要工人身上穿好防护服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简陋的外骨骼也易于操纵,只需要一两天时间的培训就能够完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只是对于这玩意的采矿效率,陈新觉得还是可以提升一下的。

只有一台风镐,这效率实在是和原本的人力开采,没有太大本质上的提升。

“联系一下矿业部门,让他们安排一口矿井,我们需要把这台采矿型泰坦拉去现场做一下测试,我总感觉它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陈新从采矿型泰坦上下来,对着一旁的研究员如是说道。

然而听了他的话,一旁的研究员却有些好奇地问道:“院士,您是觉得什么地方还可以改造?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是最合适的了吧?这已经是我们按照最低制造成本简化的了。”

“不不不,我要做的可不是再简化它的制造成本,而是要加强一下它的工作效率。”陈新摇了摇头,拍了怕这台采矿型泰坦对研究员解释道:“你们的简化做的很不错,它的成本确实有效降低了,但采矿效率也同样也降低了不是吗?虽然说降低成本是对的,也是必须的,但如果效率太低的话,就有点失去实际意义了。

所以我打算把这台采矿型泰坦拉到矿场实地测试一下,看看它的实际工作效率如何,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