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营地搬迁(第2/2页)

托科研部门给他送来了材料的福,陈新制造第二座供热枢纽已经不需要自己再出去收集废旧金属了,和地质勘探小组一起被运过来的材料完全可以满足陈新的需要。

这些材料比起之前陈新自己收集的废旧金属来,材料性能无疑要好出很多,而且按照陈新的要求分门别类的不同材料可以根据材料性能的差异用于不同的零部件,反而可以提升供热枢纽本身的性能。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座供热枢纽的散热板就是陈新回收来的废铜制作的,虽然铜的散热性能要比铁好,陈新的电磁冶金炉在冶炼过程中也能够对材料进行提纯和加工,但这些用废铜制造出来的散热板在质量上显然就比不上陈新用新材料制造出来的散热板了。

毕竟一个只是废铜回收之后二次冶炼的产物,而另一个则是专门以提升散热性能为目标制作的铜合金,虽然前者也能够满足供热枢纽的设计要求,但明显后者的散热效率和材料性能要更高一些。

给陈新输送材料的科研部门显然弄来的都是好东西,而有了这些材料,即便陈新什么都不做,只是把材料制成零件,也足以让供热枢纽的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提升一成。

如果再用系统升个级,优化一下设计,即便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撑,陈新也觉得可以再提升两成的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甚至可以让供热枢纽所展开的供热场的半径提升到两百五十米甚至是三百米。

而按照陈新之前设计的另外一种模式计算,在供热枢纽收起散热板不打开供热场的时候,它所输出的热能全部用于发电的话,足以达到1MW·h的发电量。

只要有几座这样的供热枢纽构成供热网络,就足以满足一座城市的用电需求了。

即便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这些供热枢纽需要消耗相当一部分热能用于供暖,剩余的发电量也足以满足使用需要了。